單價: | 5000.00元/件 |
發貨期限: | 自買家付款之日起 天內發貨 |
所在地: | 河南 南陽 |
有效期至: | 長期有效 |
發布時間: | 2025-03-14 10:17 |
最后更新: | 2025-03-14 10:17 |
瀏覽次數: | 64 |
采購咨詢: |
請賣家聯系我
|
什么是環評?
環境影響評價簡稱環評,英文縮寫EIA,是指對規劃和建設項目實施后可能造成的環境影響進行分析、預測和評估,提出預防或者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進行跟蹤監測的方法與制度。通俗說就是分析項目建成投產后可能對環境產生的影響,并提出污染防治對策和措施。
為什么要辦理環評?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第三條的規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的其他海域內建設對環境有影響的項目,應當依照本法進行環境影響評價。
不辦理環評手續的后果是什么?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第三十一條的規定,建設單位未依法報批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報告表,或者未依照本法第二十四條的規定重新報批或者報請重新審核環境影響報告書、報告表,擅自開工建設的,由縣級以上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責令停止建設,根據違法情節和危害后果,處建設項目總投資額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五以下的罰款,并可以責令恢復原狀;對建設單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報告表未經批準或者未經原審批部門重新審核同意,建設單位擅自開工建設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處分。建設單位未依法備案建設項目環境影響登記表的,由縣級以上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責令備案,處五萬元以下的罰款。
該編制什么類型的環評國家根據建設項目對環境的影響程度,對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實行分類管理。建設單位應當按照下列規定組織編制環境影響報告書、環境影響報告表或者填報環境影響登記表(以下統稱環境影響評價文件):
(1)可能造成重大環境影響的,應當編制環境影響報告書,對產生的環境影響進行全面評價;
(2)可能造成輕度環境影響的,應當編制環境影響報告表,對產生的環境影響進行分析或者專項評價;
(3)對環境影響很小、不需要進行環境影響評價的,應當填報環境影響登記表。
建設單位可根據《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分類管理名錄(2021年版)》,查看項目環評的編制類別。編制什么類型的環評需要找中介機構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第十九條的規定,建設單位可以委托技術單位、個人(取得國家注冊環評師資質的個人)對其建設項目開展環境影響評價,編制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環境影響報告表;建設單位具備環境影響評價技術能力的,可以自行對其建設項目開展環境影響評價,編制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環境影響報告表。
建設單位應根據《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分類管理名錄》(2021年版)的規定,組織編制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環境影響報告表。在委托技術單位編制環評文件時,可參考環境影響評價信用平臺(http://:8080/XYPT/)和生態環境主管部門相關考核結果,選用信用良好、技術能力強的環評單位、個人(取得國家注冊環評師資質的個人),并在合同中明確環評文件質量要求。慎重選擇列入“重點監督檢查名單(個人)”以及存在單位失信記分較多、環評工程師失信記分較多、無注冊環評工程師、環評文件數量與編制人員數量明顯不對應等異常問題的環評編制單位(個人);避開選擇列入“限期整改名單”且在限期整改期限內的環評編制單位(個人);不要選擇列入“黑名單”的環評編制單位(個人)。
審批流程建設單位應在項目開工前依法依規取得環評批復或備案,并對環評文件內容和負責。在環評編制過程中建設單位應如實提供相關基礎資料,掌握環評工作進展,并對環評文件的內容和進行審核。建設單位應與環評編制單位(個人)共同研究制定生態環境保護措施,按要求開展環評公眾參與工作的,對公眾參與的真實性和環評結果負責。環評編制單位(個人)對環評文件內容和承擔相應的責任,確保環評文件內容真實、客觀、全面和規范。應建立覆蓋全過程的質量控制制度,形成可追溯的編制工作完整檔案;對有關單位提供的技術報告、數據資料等進行審核;如實向建設單位反映環評編制主持人應組織現場踏勘,全過程組織參與環評文件編制工作,并加強統籌協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