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景二:我們的環保手續齊全,環評驗收都有,日常也"/>
單價: | 5000.00元/件 |
發貨期限: | 自買家付款之日起 天內發貨 |
所在地: | 河南 南陽 |
有效期至: | 長期有效 |
發布時間: | 2025-03-14 10:14 |
最后更新: | 2025-03-14 10:14 |
瀏覽次數: | 40 |
采購咨詢: |
請賣家聯系我
|
場景一:廠里最近有哪些環保方面的工作還沒有做?沒有,還沒接到環保局通知。
場景二:我們的環保手續齊全,環評驗收都有,日常也不需要再做什么了。
場景三:臺賬有人做,是危廢臺賬,其他?不用做。場景......
近年來,生產型企業和機構都在積極提升環境治理水平,每個企業在環境治理和管理上投入了相當大比例的資金和精力,也逐步實現環保管理工作的合規化、正常化。身為大眾一員,我們每個人都能切身感受到環境治理給我們周邊環境帶來的變化,“綠水青山”、“金山銀山”,既是國家戰略,也是每個人的所見、所感,身為參與其中的一員,你應該為自己點贊。
企業的環保管理是一項系統性工程,涉及的事項較多。在與企業對接過程中,時常會遇到本文開頭出現的場景,對于解決的方式,經常會提到“環保管家”,這個概念隨著環境保護戰略的提升而誕生,其概念的內涵和外延豐富。泛泛的“環保管家”可能不適合所有的企業,需要“一廠一策”式的“環保管家”,可以稱之為具體企業的環保全流程管理。
那么,企業應該怎樣進行環保全流程管理呢?
我們通常說“適合的才是的”,這句話也可以用在企業的環保管理工作上。概括起來,可以分別從微觀面和宏觀面進行適配。
微觀層面上,大致包括以下三方面:
(一)日常環保管理:項目在完成環評、排污許可、驗收等基本程序后,即步入日常管理過程,主要包括項目的檔案管理、臺賬建立、員工培訓、各類年報及環境信息披露等;
(二)生產適配管理 企業規模大小不一、工藝流程繁復多樣,配套的環保治理措施和排放標準差別較大,需要根據生產實際情況和排污許可相應的要求在規定時間段內做相應的“規定動作”,例如:危廢轉移、自行監測、比對檢測以及匹配最新的環保標準等。
(三)環保成本管理 項目的環保投資非一次性投資,除了基本的維護費用外,還需要綜合考慮各類相關服務的市場價格變動、環保標準的變動帶來的治理措施的變化、排污量跟稅費的關系以及投資的攤銷折舊等因素。
宏觀層面上,企業需要關注以下方面:
(一)制度要求 報告提出“全面實行排污許可制,健全現代環境治理體系”,生態環境部也相繼完善排污許可的相關制度,未來的環保管理過渡到模塊化、程式化,依托體系運轉。2024年7月河南省危廢系統歸并到國家系統體系、廢水廢氣噪聲監測逐步開始線上申報、企業排污因子的稅務系統匯總統計,這些都在不同程度地體現出未來環保管理和各環節關聯的趨勢。在相應的時間周期內完成相應的環保動作,形成“歷史留痕”,是每個企業需要特別關注的。企業的日常環保檔案通常要求至少保留5年,系統化的體系打上了“時間標簽”,無法回補,“過期不候”。
(二)企業發展籌劃 每個企業都有自己的發展藍圖、實業雄心。工廠的環保管理需要“配得上”企業的發展步伐,為生產保駕護航。在滿足現有工藝條件下的環保治理基礎上,還需要進行未來籌劃,包括設施和制度方面。設施的投資需要參照最新標準和財務預算,制度籌劃包括績效分級、清潔生產、突發環境應急預案、ESG、企業融資、市值管理甚至是股權架構的設計等。
對于大多數企業來說,現階段的環保治理是一項純支出的工作,但隨著碳達峰、碳中和步伐的臨近以及碳&交易制度覆蓋面的逐步擴大,未來的環保工作將會直接或者間接產生收益,我們應該緊跟形勢發展,做好環保管理基礎工作,讓其成為生產的“良師益友”。
南陽企業的環保工作不是只有環評驗收、不只查危廢、不只是檢測,更多地是日常的規范管理、統籌規劃以及合理的預判準備,通過有效的環保全流程管理,實現全面、主動型管理,建立全流程合理化的規范,即可以一種平常心和坦然的態度迎接各級檢查,走規范化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