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I(境外"/>
辦理業務: | 境外投資備案 |
辦理時間: | 30-45個工作日 |
單價: | 面議 |
發貨期限: | 自買家付款之日起 天內發貨 |
所在地: | 廣東 深圳 |
有效期至: | 長期有效 |
發布時間: | 2024-10-12 09:14 |
最后更新: | 2024-10-12 09:14 |
瀏覽次數: | 192 |
采購咨詢: |
請賣家聯系我
|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不斷推進,我國企業的境外投資活動日益頻繁。ODI(境外直接投資備案)作為企業境外投資的重要管理機制,對于規范企業投資行為、保障投資安全以及促進企業國際化發展具有關鍵意義。本文將詳細闡述在何種情況下需要 ODI 備案、其備案流程、申請條件與所需資料,以及 ODI 備案所帶來的諸多好處。
自 2008 年至 2017 年,外管局、商務部、發改委分別發布了關于境外投資的管理辦法。規定若境內公司投資一家境外實體公司,無論是通過新設、并購還是其他方式,只要涉及直接或間接獲得境外公司的所有權、控制權、經營管理等權益,就需要進行境外投資備案(ODI)并獲得相應證書。
據商務部、外匯局統計,2024 年 1 - 6 月,我國全行業對外直接投資規模達 60610.7 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 16.1%。其中,境內投資者對全球 152 個國家和地區的 5532 家境外企業進行了非金融類直接投資,累計投資 5159.7 億元人民幣,增長 19.5%。這充分表明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 “走出去”,深入了解 ODI 的必要性愈發凸顯。
企業以境內公司名義投資境外子公司:企業主若想在香港、美國等境外地區或國家設立公司,需依據國家商務部、發改委和外匯管理局的相關規定,以旗下的一家境內公司完成 ODI 手續后,方可在境外設立子公司。
企業主以個人名義投資境外公司:企業主若想以個人名義設立一家香港公司,目前我國居民個人資金出境投資的合法通道主要是 37 號文。37 號文適用于中國居民取得境外融資、搭建 BVI 架構等將境外資金合法注入境內企業的行為。
而言,若目的純粹是為了跨境生意的合規而注冊香港公司,則需要以境內公司的名義持股,并完成境外投資備案手續。
ODI 英文全稱為 Overseas Direct Investment,即境外直接投資備案。指國內企業、團體在經過相關部門(商務部、發改委、外管局)的核準或者備案后,通過設立、并購、參股等方式在境外直接投資,以控制境外企業的經營管理權為核心目的。
商務部門審核與證書頒發
國家商務部和當地商務部進行整體審核,審核通過后頒發《企業境外投資證書》。
企業領取證書并遞交承諾書。
企業至中國駐被投資地區聯合辦事處(大使館)報道,提交報道登記證。
企業收取報道登記證回執,上傳及回寄至商務局。
發改委審查
國家發改委審查今后境外投資行業流向,之后當地發改委會再進行審查。
外管局監管
外管局負責監管資金出境并審核資金出境手續。
境內公司成立時長應為一年以上(未滿一年請詳詢)。
需有第三方獨立會計事務所所提供的近一年審計報告(注:不能出現虧損)。
企業凈資產收益率不低于 5%。
企業資產負債率不高于 70%。
投資主體營業執照。
項目申請備案的請示。
追溯至最終實際控制人的投資主體股權架構。
境外投資真實性承諾書。
境內企業最新的審計報告;注:投資主體成立時間較短(設立時間未滿一年)、無法提供經審計的財務報表的,應提供投資主體控股股東、普通合伙人或實際控制人最新經審計的財務報表。
相關的董事股東會決議或出資決議。
對外投資設立企業或并購的相關章程。
并購類對外投資需提交《境外并購事項前期報告表》。
境內企業資信證明,內容為存款證明(余額必須大于投資額)、銀行流水。
前期工作落實情況說明,包括盡職調查、可研報告、投資資金來源情況的說明、投資環境分析評價(需由三方有資質機構出具)等。
實現境內資金合規出境或境外獲取外幣目的,且在境內資金不出境情況下也可達成相關目標。
助力企業開拓境外市場,獲取當地政策或稅務優惠,加速資本積累。
簡化與境外客戶的業務轉賬流程,降低轉賬手續成本。
提升國內企業形象,增加企業附加價值。
便于企業充分吸收國外的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及時掌握外部信息。
有效利用國內國際兩種資源、兩個市場,規避國外貿易壁壘。
有利于統籌境內外企業發展,優化資源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