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抗抑菌制劑備案檢測-抗抑菌粉消字號備案檢測機構

抗抑菌制劑的安評報告是什么?作為消毒產品的重中之重,抗抑菌制劑要滿足檢測指標,和能進行備案,檢測報告完成后,再根據產品的企業標準、說明書、標簽、配方等信息來做一套完整 衛生安全評價報告,這才是抗抑菌液制劑備案所需的衛生安全評價報告。
抗抑菌制劑檢測標準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 **有效成分含量測定**:針對制劑中的有效成分進行含量測定,確保產品中含有適量的有效成分以達到預期的抑菌效果。
2. **穩定性試驗**:包括微生物和化學成分的穩定性檢測,以確保產品在有效期內保持穩定的抑菌性能。產品的有效期應大于或等于12個月,且在有效期內有效含量不低于標識量的下限值。
3. **pH值測定**:對于液體制劑,需要進行pH值測定,以確保產品的酸堿度適合使用且不會對人體造成刺激或傷害(注意,膏劑、霜劑、油劑不做該項試驗)。
4. **重金屬測定**:包括鉛、砷、汞等重金屬的測定,以確保產品中的重金屬含量符合安全標準(例如,鉛≤10、砷≤2、汞≤1)。
5. **微生物檢測**: - 細菌菌落總數檢測試驗; - 大腸菌群檢測試驗; - 真菌菌落總數檢測試驗; - 特定菌種檢測,如銅綠假單胞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等; - 抑菌試驗,包括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等的抑菌試驗,以評估產品的抑菌效果。
6. **毒理試驗**:根據產品的使用范圍和方式,進行相應的毒理試驗,如皮膚刺激試驗(包括完整皮膚和破損皮膚)、眼刺激試驗以及陰道黏膜刺激試驗等,以確保產品在使用過程中的安全性。
對于抗抑菌制劑的檢測還應參考相關的國家標準和行業規范,如WS/T 650—2019《抗菌和抑菌效果評價方法》、GB38456——2020《抗菌和抑菌洗劑衛生要求》等。這些標準和規范為抗抑菌制劑的檢測提供了更具體和詳細的指導。 抗抑菌制劑的檢測標準是一個綜合的體系,涵蓋了產品的有效成分、穩定性、安全性以及抑菌效果等多個方面,以確保產品的質量和安全性。
項目
|
重點檢查內容
|
檢查結果
|
備注
|
消毒產品
|
是否按要求進行衛生安全評價
|
是□ 否□
|
已評價 個,未評價 個
|
衛生安全
|
評價報告
|
|
衛生安全評價報告是否均合格
|
是□ 否□
|
|
|
各評價報告內容是否完整
|
是□ 否□
|
|
消毒產品
|
產品名稱是否符合健康相關產品命名規定
|
是□ 否□
|
|
標簽(銘牌)、
|
說明書
|
|
應標注內容項目是否齊全、正確
|
是□ 否□
|
|
|
有無虛假夸大、明示或暗示對疾病的治療作用和效果的內容
|
是□ 否□
|
|
|
有無禁止標注的內容
|
是□ 否□
|
|

抑菌產品屬于消字號產品中的一種抗抑菌產品,抑菌洗手液檢測時要注意哪些問題,黃工來詳細列舉。很多做抗抑菌產品備案的廠家不了解產品標簽及說明書如何擬定,在此以對氯間二甲苯酚抑菌洗手液為例來詳細說明下。
產品名稱:抑菌洗手液
抑制微生物類別:在實驗室條件下,原液作用2min,有效抑制大腸桿菌、白色念珠菌和金黃色PT球菌
主要有效成分及含量:對氯間二甲苯酚0.1%-0.35%(W/W)
主要原料名稱:去離子水、EDTA二鈉、羥丙基甲基纖維素、椰油酰胺丙基甜菜堿、丙三醇、對氯間二甲苯酚、氯化鈉
使用范圍:用于日常手部清潔。
貯存方法:避光、密封;置于陰涼處保存。
使用指南:逆時針旋轉泵頭,使泵頭彈出,輕壓泵頭,擠出適量于雙手,揉搓約2min,用清水沖洗干凈。
皮膚抑菌膏衛生安全評價報告評價,依據《消毒產品衛生安全評價規定》、《WS 628-2018消毒產品衛生安全評價技術要求》等相關法規和標準進行。參考了國內外關于皮膚抑菌膏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資料。
1. 原料安全性評價:皮膚抑菌膏的主要原料均為中藥材,經過嚴格篩選和檢驗,確保無農藥殘留和重金屬超標等問題。生產過程中對原料進行的處理和提純,以確保產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 生產工藝安全性評價:皮膚抑菌膏的生產過程嚴格按照國家相關標準和規定進行。生產車間符合GMP標準,確保產品在生產過程中不受污染。產品還經過嚴格的質量檢驗和控制,確保每一批產品的質量和安全性。
3. 產品安全性評價:通過對皮膚抑菌膏進行急性毒性試驗、皮膚刺激性試驗、皮膚變態反應試驗等多項安全性評價試驗,結果表明該產品對皮膚無刺激性、無致敏性,且急性毒性極低。可以認為皮膚抑菌膏在使用過程中具有較高的安全性。
抗抑菌制劑是消字號里蕞流行類產品了,抗抑菌的種類根據劑型可分為粉劑、顆粒、凝膠、片劑以及噴劑、液體和膏體。不管哪個劑型在上市前都要進行檢測和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