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以上考慮,需要滿足教學需求,環境設計就需要人行道、斑馬線、盲道、靠右行走標識牌、人行道紅綠燈、道路交通隔離設施、110 、120 急救、122 交通事故報警等警務信息,還可以增加應急避難設施指引牌和路燈桿報警的教學。
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主要包括前廳法制主題墻→掛牌區→中外名人法制墻→法制播放區→接待服務臺→主題形象墻→心理咨詢室→12355 青少年服務臺→工作人員休息室和咨詢平臺檔案室→青春主題墻→體驗通道(陽光通道和歧途通道)→宣誓互動區→模擬法庭→“小律師證”打印區15個功能展區組成。
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主要圍繞“1+3”思路建設,即由“一個青少年權益保護中心"統籌管理“12355 青少年服務臺、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青少年心理咨詢室”3個服務平臺。
商業空間展廳。商業空間展廳主要是以購物中心、專賣店和連鎖店為主,凸顯商品信息,以銷售和經營活動為主要目的。
提高認識,注重法治教育。青少年生長成才離不開家庭、校園和社會的合力教育,咱們有必要齊抓共管,狠抓落實。作為家長,要為子女發明良好健康的家庭環境,科學育兒,不只關懷成績更要關懷孩子品德、心理健康;作為校園,要合理安排法治教育講堂時刻,絕不移用搶占;作為社會,引入社區教育,鼓舞青少年投身社會實踐,尤其是法治相關實踐。
學校是教育者有計劃、有組織地對受教育者進行系統的教育活動的組織機構。學校具有人員密集、活動集中的特點,學校安全關乎師生的人身安全,家庭的幸福安寧和社會的穩定發展。校園安全主要設計踩踏、火災、交通事故、觸電、溺水、高處墜落、實驗室事故、食物中毒、傳染性、意外傷害等事故隨著社會發展,信息通道的多元化,以及信息終端的更新變化,傳統的教育模式也在更新。技術也在進步,從紙質媒體到音頻媒體再到影音媒體,作為80后感覺到了信息在當年學生時代只有老師的教育以及書本的學習,電視里也只有動畫片停留在黑白顏色,回頭看2000年以后手機從單色屏變七彩屏,到按鍵式的彩屏,每一種發展都傳遞著不同的信息,以前的手機智能語音以及短信,彩屏手機可以聊.再到現在的手機語音,通話,3G游戲等,在到4G信息時代的手機端VR內容體驗,以及到現在的5G時代,華為的VR眼鏡和手機以及有充足的鏈接和資源。數字時代的來臨也就面臨學習內容的多樣化,豐富的技術和內容讓獲取信息接受教育更簡單。
專業的多媒體實施團隊助力,方可打造出一個更具魂靈的多媒體展廳,豐厚的多媒體展現方式、生動的數字內容展現、趣味的多媒體互動體會以及震撼的沉溺式感受讓整個展廳科技感滿滿,魅力十足,能激起更多參觀者的重視與學習,從而啟到愈加有用的宣傳推廣的目的。
第三教學區,教學主題:應急處理常識、騎車安全知識、模擬公交車站 - 文明乘車
隨著互聯網自行車 App 平臺的出現,公共自行車服務為出行提供了極大的便捷,自行車出行成為“3 公里以內”的出行重要工具,也是家庭外出活動騎行的重要選擇。我國道路交通安全法規定年滿 12 周歲可騎自行車上路,這一規定符合學校五六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安全騎行的教育正是這個學段非常急需的內容;公共交通出行也是這個學段重要的交通出行方式,如何安全乘車、文明乘車,也是符合學校教學需求和學生成長需求的重要內容,設計模擬公交車站,教會學生正確參與公共出行的方法,也是該學段的必要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