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制成圓柱狀粒料,作塑料用的聚酰胺分子量一般為1.5萬~2"/>
品名: | PA66 |
型號: | 6212G6 |
產地: | 日本 |
單價: | 20.88元/千克 |
發貨期限: | 自買家付款之日起 天內發貨 |
所在地: | 廣東 東莞 |
有效期至: | 長期有效 |
發布時間: | 2023-12-20 05:40 |
最后更新: | 2023-12-20 05:40 |
瀏覽次數: | 171 |
采購咨詢: |
請賣家聯系我
|
分子主鏈的重復結構單元中,含有酰胺基(—CONH—)的一類熱塑樹脂。常制成圓柱狀粒料,作塑料用的聚酰胺分子量一般為1.5萬~2萬。各種聚酰胺的共同特點是耐燃,抗張強度高(達104千帕),耐磨,電絕緣性好,耐熱(在455千帕下熱變形溫度均在150℃以上),熔點150~250℃,熔融態樹脂的流動性高,相對密度1.05~1.15(加入填料可增至1.6),大都無毒。但樹脂中的單體含量過高時,不宜長期與皮膚或食物接觸,各國對此常有食品衛生方面的規定。
尼龍制品沿革 工業化生產的聚酰胺品種是聚酰胺66(即尼龍66),美國杜邦公司W.H.卡羅瑟斯于1937年公布了專利,制得聚酰胺纖維(尼龍絲)樣品,1938年建立了試驗工廠,1939年工業化生產裝置投入運轉。當時聚酰胺主要用于生產纖維、繩索和包覆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這些材料在軍事方面的應用得到了很大發展,戰后生產了薄膜和塑料。1941年,聚酰胺6在德國投入生產,隨后又開發了聚酰胺610。1950年法國開發了聚酰胺11。1958年中國試制成功聚酰胺1010,蘇聯試制成功共聚酰胺。1966年,在聯邦德國赫斯化學公司大規模生產聚酰胺12。1972年,美國杜邦公司又實現了芳香族聚酰胺的工業生產。70年代以后,聚酰胺的改性引起人們的極大興趣,特別是石油化工的發展,聚酰胺的原料路線轉向石油,成本逐年下降,產量逐年增長,使聚酰胺發展成為一類品種多、能夠適應于多種用途的高分子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