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冷鏈物流: | 服務好 |
冷凍冷藏產品: | 時效快 |
浙江杭州: | 質量高 |
單價: | 220.00元/噸 |
發貨期限: | 自買家付款之日起 天內發貨 |
所在地: | 浙江 杭州 |
有效期至: | 長期有效 |
發布時間: | 2023-12-19 06:36 |
最后更新: | 2023-12-19 06:36 |
瀏覽次數: | 182 |
采購咨詢: |
請賣家聯系我
|
踏信冷鏈物流公司是及少數擁有冷藏運輸資質的物流公司,提供冷藏運輸、冷凍貨物運輸、保溫運輸,服務內容 到全國冷藏物流專線-奔豹冷藏是及少數擁有冷藏運輸資質的物流公司,提供冷藏運輸、冷凍貨物運輸、保溫運輸,市內冷藏配送運輸,零擔及整車的長途、中轉、冷藏配送運輸,并提供0-5℃,-18℃冷藏運輸及 5℃- 20℃保溫運輸業務。貨物品種及運輸區域范圍一、貨運產品定位:1、食品冰淇淋、奶制品、乳酸菌飲料、速凍食品、肉制品、禽制品類、調味料、巧克力、果脯蜜餞、海鮮、水果和蔬菜等。2、生物制劑包括疫苗、人和動物的血液及組織、微生物、微生物產品等。3、其他需低溫運輸的物品需低溫運輸的個人保養品、精密儀器、特種行業物品配送。
去年,受冷凍疫情影響,回家吃飯成為主流,具有備餐屬性的速凍食品迎來井噴;在渠道方面,以鍋圈為代表的火鍋燒烤食材超市、以及各種社區團購平臺和直播帶貨等迅猛發展;在品類方面,預制菜迎來快速發展,站上風口。今年以來,隨著疫情的常態化,速凍食品行業開始面臨新的形勢。那么,冷凍食品行業未來發展方向在哪里?預制菜作為當前關注度很高的一個品類,前景如何?圍繞這些問題,10月10日,中國冷凍冷藏食品產業高峰論壇,邀請有關嘉賓進行了精彩的主題分享和思想的碰撞。?冷食傳媒記者 | 陳利娜 呂翠平
會上,中國食品報社社長助理、中國冷凍冷藏食品研究院執行院長穆培龍致辭:
△中國食品報社社長助理 穆培龍
為探討新時代下的新機遇、新方向,尋找行業發展新趨勢,加強業界交流,促進相互合作,中國食品報冷凍產業周刊在第14屆中國冷凍冷藏食品產業大會期間,舉辦中國冷凍冷藏食品產業高端峰會,誠摯邀請速凍食品企業負責人及產業鏈相關人士、投資界人士,共享行業思想盛宴。
將圍繞“凍品行業前三十年做了什么,后三十年往哪里去?”從高速井噴、出圈到逐漸回歸常態,這兩年的速凍食品行業有哪些變化?等行業問題展開深度碰撞。
在高度關注速凍食品行業發展變化的中國食品報冷凍產業周刊還對細分領域“預制菜”進行了梳理。疫情期間,以西貝、海底撈、眉州東坡為代表的餐飲企業,嘗試推出預制菜,初步培養了消費者對預制菜的飲食習慣;疫情之后,人們對于預制菜的接受度大大提升。隨著味知香登陸A股,成為“預制菜股”,更是將預制菜的熱度推向了一個新的高潮。三全、安井、千味央廚等傳統速凍食品企業紛紛加碼預制菜。
根據相關行業研究報告,我國預制菜市場規模有望破萬億,從2018年開始,每年復合增長率破20%。目前,預制菜企業合計約7.9萬家。高端峰會現場,就有預制菜領域專家,為大家帶來中餐標準化與預制菜的破界之道,以及餐飲食品企業如何構建供應鏈等等演講,希望大家都能收獲滿滿。
數智化如何賦能企業轉型
△行動學堂首席績效改進專家、IBM全球認證領導力導師 易虹
當前正處于信息化、數字化時代。
數字化包含三個方面:智能決策代替人腦決策;科技乘以人的因素;技術為業務插上翅膀。數字化的核心是業務邏輯,數字化能不能幫企業提升績效是重要的。數字化幫企業提升績效不僅僅是幫助企業降低成本,還能幫助企業降低研發成本,助力企業研發創新,進行差異化競爭。
數字化成功有兩個“極大”標準:成本極大優化,決策質量的極大提升。業務的標準化和流程化是數字化的起點。
數字化轉型帶來三個變化:對管理者的要求變了,要成為“架構師”;對人才的要求變了,要培養“橋梁型人才”;對組織架構的要求變了,要變為“平臺賦能”。
數字化可以無差別地賦能千行百業,希望可以與更多地企業一起探索冷凍冷藏食品行業的數字化轉型。
餐飲供應鏈發展對冷凍食品行業的新機遇
△千味央廚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孫劍
9月6日,千味央廚在深主板掛牌,這說明行業對餐飲供應鏈是非常認可的,基于對行業數據、趨勢分析,2015年后是速凍米面行業快速發展時期,2019年整體市場突破800億收入,但速凍米面未來仍有很大增長空間。
這幾年,餐飲市場復合增長率達11.4%,外賣增長迅速,餐飲品牌化和連鎖化率提高,但和國外相比增長空間巨大,標準化的核心是產品標準化,這是供應鏈企業的機會,之前的中餐標準化沒有做好,產品標準化不解決,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品牌連鎖化。
對于餐飲行業來說,人不好招,房租上漲,成本壓力增大,很多餐飲都會盡量減少廚房使用面積,這些年,團餐行業的爆發,鄉廚發展迅速,都說明中國有望出現類似Sysco的公司。發達的物流、精細標準化等是Sysco成功的原因。從千味央廚的實踐經驗來看,場景化對于餐飲供應鏈尤其重要。每個企業都有自己優勢產品和優勢方向,共同發力,把餐飲供應鏈做好。
圍繞速凍食品迎來的新形勢、新機遇和新方向,本屆論壇邀請了安井食品副總裁黃清松、三全食品副總裁李小星、思念食品市場總監周偉、佳士博副總經理朱永波、陳紀樂肴居CEO于洪莉一起探討。
△黃清松:
這兩年行業變化很大。、消費需求升級,消費者更關注健康、安全、品牌;第二、新渠道的崛起,比如火鍋燒烤食材超市、生鮮超市、電商等新零售業態的崛起,給大單品的出現帶來機會;第三、新品類的崛起和快速發展。比如,預制菜空間很大,預計有2500億元的規模,呈現出“三大”的特點,即成長性很大,大單品很多,機會很大。
過去30年,速凍食品行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未來30年,速凍食品必將進入更多賽道,從米面、火鍋到預制菜肴,我們面對的將是星辰大海,希望大家一起攜手共進,共創未來。
△李小星:
速凍食品其實早都有,但形成產業是在三全陳澤明發明速凍湯圓后,速凍食品前三十年,是大產業圍繞現代渠道的紅利,這兩年消費分級渠道分散,很難按以往模式經營企業,未來三十年,消費者需求增加,面對分散分級,企業要在產品細分能力上加強,這是未來需要思考的。
過往三十年,是產業渠道紅利,未來三十年,多場景產品化,機遇和風險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