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基協會數據披露顯示:截止到2018年6月底,整個私募基"/>
單價: | 1.00元/ |
發貨期限: | 自買家付款之日起 天內發貨 |
所在地: | 廣東 廣州 |
有效期至: | 長期有效 |
發布時間: | 2023-12-19 05:30 |
最后更新: | 2023-12-19 05:30 |
瀏覽次數: | 106 |
采購咨詢: |
請賣家聯系我
|
私募基金行業經歷這些年的發展,現已成為資產配置市場中極其重要的內容。中基協會數據披露顯示:截止到2018年6月底,整個私募基金行業的管理規模已達到12萬億。私募基金規模超越公募基金,早已不是新鮮事兒。據華商投顧對整個私募基金行業發展的脈絡,可以清晰看到整個行業由最初的野蠻生長(不被認可),行業整頓(逐漸規范),到現如今的正名(行業規范),整個過程經歷接近10年時間。私募行業的發展,2016年算是一個重要的分水嶺。
在2016年以前,私募行業幾乎處于無監管,零監管,零門檻準入的階段,彼時要申請私募基**照(基金管理人資格),僅需在中基協系統上傳私募機構的營業執照,即可獲得基金管理人登記證書。而進入2016年以后,整個金融行業的全面大整頓,私募基金行業也未能幸免。先是2016年4月份中國發文通告:全國范圍內,禁止新增批設金融投資(包含:基金管理、投資管理、資產管理、金融服務等)類的公司。的整頓治理思路體現的是:從行業準入源頭掐斷,再對存量的金融機構進行清退。
中基協自2016年伊始,對私募基金管理人資質審核有了大幅提高標準。行業內存量的私募基金管理人機構數量由28000家被清退至1萬余家,截止到發稿日(2018.8.2)行業內的私募基金管理人數量回到24000家。私募管理人的機構數量走勢,一方面反饋出中基協對于整個私募行業的整治力度是非常大的,市場投資方對于新進入私募行業進行發行、管理私募基金產品的積極性非常高漲。
華商投顧認為,行業整治一直在推進,但趨勢上反映出來的是私募基金行業準入門檻只會越來越高,要新進入私募行業的成本也隨著增加。考慮到私募基金類的主體公司,現在全國范圍內大部分地方都是處于全面停止受理申報新設的狀態。要進入私募基金行業的方式,主要是以收購市面上存量的基金管理公司來實現。
華商投顧現出售旗下基金管理公司,字號信息:
商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盛京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華融**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其他(如有意轉讓,可詳談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