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對外直接投資的產業選擇戰略
在產業轉移和我國產業
結構調整的背景下, 對外直接投
資越來越引起廣泛的關注, 并實
現了較快發展。
據商務部統計,
2006 年, 我國對外直接投資( 非
金融類) 161.3 億美元, 較 2005 年
同期增長 31.6%。
截至 2006 年
底, 累計對外直接投資達到
733.3 億美元。
投資領域已從一般
出口貿易、餐飲和簡單加工擴展
到營銷網絡、航運物流、資源開
發、生產制造和設計研發等眾多
領域; 投資區域從歐美、港澳等發
達國家和地區, 拓展到亞太、非
洲、拉美等 160 多個國家和地區。
對 外 直 接 投 資 的 進 一 步 發
展, 應充分考慮我國產業結構調
整的需要, 根據當代直接投
資發展的新特點, 結合投資目標
區位的實際, 既要發揮我國現有
產業的比較優勢, 還要有利于培
育我國產業的競爭力。
一、亞洲市場
亞洲地區一直以來就是
企業對外直接投資的主要目標市
場。
擴大在亞洲市場的投資, 仍然
是較長時期內我國對外直接投的
主要戰略目標。
目前應該特別強調
三大具體戰略的實施, 即充分利用
良好的區域合作基礎, 發展對東盟
和南亞成熟技術產業、高新技術產
業的投資; 發展對海灣地區資源尋
求型為主導的投資; 發展對日韓小
規模技術產業的投資。
( 一) 東南亞
利用與東盟良好的合作
制, 在東南亞積極拓展經濟合
作領域前景廣闊。
目前應該在繼
續保持香港等市場的重點
加強對泰國、新加坡等國家或地
區的投資。
泰國歷來重視外國投資, 為
吸引更多的外來投資, 泰國
制定了一系列的優惠政策。
自中
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立以來,
中泰兩國交流與合作加
強, 隨著早期收獲計劃和自由貿
易區降稅計劃的實施, 中泰
貿易間的不利條件逐漸消除。
泰
國未來發展潛力較大的產業主要
有食品加工業、農產品加工業、汽
車零部件制造、信息技術、制藥、
械制造、化工、能源工業、百貨
零售業、服務行業等。
泰國特殊的
地理位置、人文背景, 也為企
業提供了拓展東南亞市場
的良好平臺。
對新加坡的投資主要應側重
于高新技術領域。
新加坡是亞太
地區金融、物流及 IT 業中心, 新加
坡的企業已經從 2002 年的
1028 家增至目前的 1200 多家,
已具有非常穩固的基礎。
長期以
來, 新加坡的產業結構相對單一,
制造業主要是以電子工程為主, 其
他制造業占的比重較低。
為此, 新
加坡決定大力發展生化
產業, 并重點發展航天、精密
制造系統、輔助工業、輕工業等。
這
些領域也是第二產業發展的
重點, 競爭加劇的也為的
高科技企業帶來了會。
我
國對新加坡投資的產業可優先考
慮產品技術日趨成熟的航天、
生命科學、中醫藥、信息產業、消費
類電子產品、新材料、先進制造技
術、節能產業、環保技術、海洋
高新技術等高科技產業。
在新加坡
進行投資, 還可以利用新加坡和多
個國家簽署的雙邊自由貿易協定,
在進入這些海外市場時享受免關
稅的優惠。
( 二) 南亞
南亞國家是我國周邊地區重
要的經貿合作伙伴, 也是我國政
府鼓勵企業“走出去”的重要地區
之一。
隨著印、巴關系改善,
與南亞雙邊經貿合作日趨活躍。
中印兩國作為當今世界發展
較快的發展家, 有著較大的
經濟互補性和廣闊的合作空間。
印度的強勢產業, 正是我國發展
的主導產業。
我國的強勢產業又
恰是印度發展的重點產業。
隨著
中印雙邊投資保護協定的簽署,
目前我國對印度的投資可優先選
擇農業、食品業、紡織業、制藥業
等, 并加強軟件外包領域的合作。
其中, 紡織行業的投資可以利用
印度在市場的優勢地位帶動
國內紡織業的發展。
是醫藥
市場發展最快的國家, 而產
業又是印度服務業中的產
業, 在印度允許制藥業 外
資獨資的投資政策下, 其廉價的
勞動力成本以及豐富的人才技術
儲備為我國對印度投資提供了良
好的條件。
印度的軟件業、
汽車、鋼鐵、船舶、電器等制造業
均有相當規模。
巴基斯坦和已經啟動的
為期五年的經濟貿易合作框架和
中巴聯合投資公司的成立, 旨在
增加對巴基斯坦的投資, 因
此, 我國對該市場的投資應該發
揮整體經濟尤其是制造業水平較
高的優勢。
在包括石油和天然氣、
信息技術、電訊、發電、工程、汽車
生產、基礎設施和采礦業等發展
項目上, 要充分考慮到對巴基斯
坦投資的基礎性和多樣性特征,
近期應該積極以最近批準興建的
—魯巴經濟區為依托進行投
資, 將其建設成為產品在巴
基斯坦的制造中心, 企業生
產的產品, 尤其是電器產品, 將從
這里走向市場。
(三) 海灣地區
海灣地區是我國對外直
接投資的薄弱地區, 但在我國加
快能源開發戰略中卻占有舉足輕
重的地位。
目前應該以海灣六國
為進入平臺, 加快對該地區以能
源為主的直接投資。
海灣六國的
經濟結構單一, 對石油依賴性很
強, 除石油和化工產品外, 幾乎大
部分的生活必需品和生產資料都
要依賴進口。
為改變單一畸形的
經濟結構, 海灣六國正在對石化
工業實施投資多元化、經營
化戰略, 利用其豐厚的石油美元,
大規模進行基礎設施和工業項目
的建設, 至今仍需要不斷補充新
的基礎設施和新的工業項目。
雖
然近年來的經濟高速增長, 但并
沒有使其產業結構發生根本的變
化, 工業化水平依然很低, 工業產
品仍難以滿足人們日益提高的需
求。
目前, 我國與海灣六國都已簽
訂了投資保護協定, 與科威特、阿
聯酋還簽訂了避免雙重征稅協
定。
國內的企業應該加大對
該地區的資源尋求型投資, 深化
雙方在能源領域的互利合作, 并
通過直接投資帶動國內成熟的產
業向該地區轉移。
在亞洲市場的投資除了上述
幾個重點國家或區域外, 還應該重
視對日本、韓國小規模技術產業的
投資。
日韓等國已完成了產業結構
**化, 部分劣勢產業和較低技術
產品市場發展實力不足, 我們應在
其市場的不同部分、技術的不同層
次、產品的不同類型方面尋找市場
空位, 進行滲透型投資。
我國
的傳統工藝產品在日、韓也有一定
市場, 可充分發揮所有權優勢和區
位優勢在日、韓建廠生產, 一方面
為國家賺取可觀的外匯收入, 另一
方面利用高新技術改進傳統工藝
的生產。
二、美洲市場
2005 年, 我國對美洲的直接
投資流量為 67.9 億美元, 占總額
的 55.2%, 存量為 127.4 億美元,
占總額的 22.2%, 發展勢頭良好。
我國對美洲市場既可以大量轉移
國內成熟產業和過剩產業, 還可
以加大對美國的高新技術學習型
投資, 實現多投資目標。
從區域的
角度考慮, 較短時期內可以重點
發展北美自由貿易區和南方共同
市場的投資。
( 一) 美國
據商務部統計, 2005 年
對美國直接投資 7300 萬美元, 僅
占 對 外 直 接 投 資 總 額 的 1% 左
右。
近年來, 美國國內投資尤其是
高新技術領域的投資增長迅速,
用于科學技術領域的投資, 每年
已接近 3000 億美元, 用于信息產
業的投資每年都不少于 2000 億
美元, 年增長率超過 10%, 占每
年投資總額比重的 40%以上。
作
為一個凈債務國, 高新技術
領域的投資很大程度依賴外資的
大量流入。
目前, 我國作為一個資
本較富裕的國家, 抓住遇, 發展
對美國的直接投資將有利于促進
國內產業結構的**化, 提高我
國產業的競爭力。
對美國的投資主要可以分為
兩大層次: 一類是以技術回流為
主要目的的前瞻性高科技產業的
學習型投資; 另一類是以獲益為
主要目的的市場導向型投資。
較
長時期內可考慮以前者為主要投
資動。
一個不爭的事實是美國
1、 外匯登記,odi登記是什么,需要多長時間,代辦貴嗎
2、 有很多成功案例,37號文登記全套代辦可以嗎
3、 我們16年就開始做了,稅務問題托管,后續的維護成本,金額多少合適,證書辦理背景
關于境內企業對外投資,必須滿足哪些條件,給出回復如下:
1、對外投資,其境內企業必須成立滿一年;
2、個人37號文,返程投資備案的款項不能大于境內企業注冊資本;
3、境外設立的企業,必須與境內企業的行業有關聯;
4、對外設立構成立后,從第2年起,每年的6月30日前,必須向外匯管理局提交年檢報告;
5、境內企業對外投資,必須前往企業所在地的商務部對外合作處,辦理投資備案證書;接著又到市商務部及發改委咨詢了辦理個人37號文,返程投資備案備案證書的流程及細節終協助該公司拿下了商務部發改委的兩個對外投資的批文
6、在整個咨詢過程中,沒有一個部門可以統一詳細的解答全部流程,每個部門只負責自己的那部分環節,無論從精力還是時間來說都給企業增加了不少的負擔。
對于整個環節而言,辦理對外投資備案證書是前置的環節,特別是投資項目情況說明,是批準備案項目的關鍵。
37號文登記,返程投資,外匯登記,odi登記證書
7、公司介紹我司是一家的跨境商務咨詢公司,主要從事跨境投資(ODI)設計及落地、紅籌和VIE設計及落地、返程投資設計及落地、進出囗咨詢等方面的團隊。
8、經過多年在這一領域的深耕,我們已為上百家企業的海外投資和并購、紅籌和VIE設計的審批環節提供了咨詢方案,為眾多的企業架設起從境內到境外,從境外到境內的合法的資金通道。
9、我們這部分客戶中的15%是上市企業。
讓資金的進出境合法、合規,為企業的“走出去”保駕護航,是我們的理念。
在咨詢項目中,我們往往能提供獨到觀點及真知灼見,這也是我們為客戶服務的過人之處。
這些真知灼見的背后,是企業每年數億美元的跨境投盜項目。
業務范圍: 1、公司構架規劃,境司設立、跨境稅收籌劃、離岸豁免
2、ODI(企業個人37號文,返程投資備案)備案辦理
3、FDI(境外融資及返程投資個人odi備案直接投資)備案辦理
4、37號文境外融資VIE架構搭建"
對 我 國 技術轉讓存在嚴重的歧
視, 技術封鎖和壟斷程度高。
通過
對美國投資舉辦合資合作企業和
參與科技聯合開發, 借以引進新技
術、新工藝以及新產品設計, 獲得
一般的技術貿易、技術轉讓許可協
議及其他方式得不到的**技術
和科技信息, 實現高新技術的
輸入和回流, 將有利于促進國內產
業結構的**化。
我國已有
較強的高新科技研究開發能力, 在
微電子技術、技術、生物工程、
超導研究等領域具有一定優勢, 我
們應該充分利用這種優勢, 提高我
國產品在美國市場的占有率, 實現
較高經濟利益。
至于美國進口限制日趨嚴格
的勞動密集型產品的加工制造
業, 可以考慮投資于加拿大、墨西
哥, 利用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的有
利條款, 就地生產銷售, 發揮我國
制造業的生產潛力, 擴大在北美
市場的占有率。
加拿大資源豐富, 多年
來一直以生產、加工、出口初級產
品為其主導特征。
我國企業要進
一步擴大對加拿大的資源開發,
并積極促進工業生產、農牧漁業、
餐飲業、科技文化交流、交通運
輸、咨詢服務等領域的投資。
( 二) 南美
巴西和阿根廷是我國在南方
共同市場對外直接投資產業選擇
的主要目標市場。
目前我國在巴
西設立了集服務、貿易、投資、咨
詢、信息、招商等功能于一體的中
國( 巴西) 投資開發貿易中心, 我
國企業應該借助這一平臺, 并抓
住巴西鼓勵外資進入其北部經濟
落后地區的會, 并且根據阿根
廷的產業結構, 在巴西、阿根廷投
資食品、飲料、汽車零配件、輕紡、
電子、化工和金融業等。
實施當地
生產當地銷售戰略, 以充分開發
巴西、阿根廷。
智 利 是 一 個 資 源 豐 富 的 國
家, 但制造業比較單一和薄弱, 除
食品加工和其他一些加工業外,
大部分資本貨物均需進口。
智利
為了鼓勵、吸引和規范外國投資,
制定了相關的法律和稅收優惠政
策。
目前, 我國在智利的投資企業
較少, 并多為貿易型企業。
中智兩
國簽署的自由貿易協定和相互保
護投資協定, 為我國企業發展在
智利的投資創造了良好的環境。
今后的投資應該逐步向農業、林
業、漁業、礦業及制造業領域擴
展, 加快在市場擁有一定競
爭力的電、成套設備、電子、車
輛船舶、鐵路、通訊、高科技產品
等產業向智利的投資。
三、歐洲市場
歐盟已經成為我國
的貿易伙伴, 但雙向投資發展很
不均衡, 主要表現為我國對歐盟
的投資非常有限, 規模尚小, 投資
目的地集中, 領域較窄。
以 年為例, 我國對歐盟國家的直接
投資流量僅為 5.1 億美元, 占總
額的 4.2%, 并且主要流向俄羅
斯、德國、哈薩克斯坦、英國等國
家, 其存量僅為 15.98 億美元, 占
總額的 2.8%。
投資領域多為貿
易、海運和金融, 還涉及一些
電子家電、械、輕工、紡織等生
產加工產業。
歐盟各國在投資政
策上普遍限制較少, 大多數國家
對外資企業給予國民待遇, 中東
歐多數國家也相繼出臺了鼓勵投
資的政策法規, 為此, 我國企業對
歐洲的投資, 要結合歐盟產業政
策、產業結構調整的思路和我國
產業結構調整的需要, 選擇高新
技術行業, 以學習型投資為主, 兼
顧在歐洲市場有競爭力的傳統產
業的投資。
德國作為在歐洲的
貿易伙伴國, 擁有得天獨厚的地
理條件, 發達的基礎設施, 強勁的
購買力, 健全的法律體制, 越來越
成為受企業青睞的海外市
場。
在德國直接投資的亞洲國家
中, 名列第三, 僅次于日本和
韓國。
2005 年, 我國對德國直接
投資總額為 1.29 億美元, 占我國
對外直接投資的 1.05%, 占我國
對歐洲直接投資總額的 25.49%。
在德國的投資還存在很大的
潛力。
目前投資的動可以重點
考慮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獲取及
市場占有率的提高。
近年來, 德國
經濟發展低迷, 急需外資以提高
本國就業率。
支撐德國經濟
的家族企業多數面臨一個突出的
問題就是公司的繼承問題, 這為
企業收購德國企業提供了
會。
收購德國的企業, 使的企
業至少可以獲得技術和品牌方面
的一些優勢。
為此, 我國的企業應
積極與德國的中小企業合作, 在
械、儀器、汽車、汽車零配件、電
子等行業進行學習型投資, 加快
國內產業水平的提高; 利用老牌
德國公司的品牌和已形成的銷售
網絡, 提高在德國乃至歐洲市場
的占有率。
我國企業還應發
揮自身的比較優勢, 加大對德國
的紡織品直接投資, 應改
進紡織、服裝產品的質量, 提高產
品的檔次, 以增強紡織品在
德國市場上的競爭力。
英國是我國近年來在歐盟投
資的第三大市場, 英國非常
重視吸引企業對英投資, 我
對英投資亦呈迅速增長之勢。
盡
管如此, 我國對英國投資額卻仍
然較低。
2005 年, 我國對英國直
接投資總額為 2478 萬美元, 占我
國對外直接投資的 0.2%, 占我國
對歐洲直接投資總額的 4.9%。
在
英國產業結構不斷調整中, 制造
業因成本過高, 漸漸成為非主導
產業, 而高科技研發、創意產業等
在大力扶植下, 發展前景良
好, 且在歐洲具有較強的優
勢, 這些產業與我國正著力倡導
的創新發展的思路相吻合。
對英國的投資除了繼續大力發展
已有良好基礎的服務業如銀行、
、、海運等外, 制造研發
業、高科技通訊設備、汽車等領域
的投資均應該加強。
中東歐國家與我國經濟互補
性強, 加快對該地區的直接投資
潛力巨大。
中東歐國家投資環境
較好, 投資法規逐漸完備, 勞動力
素質高且工資成本較低, 對我國
企業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
具備
條件的高科技企業可考慮在波
蘭、捷克、匈牙利、斯洛文尼亞等
經濟發展水平較好的國家投資,
一方面積極參加高科技領域的競
爭, 另一方面還可以達到學習型
投資的較好效果。
四、非洲市場
非洲已成為我國對外直接投
資的重要地區。
截至 2005 年底, 我
國對非直接投資總額已達 15.95
億美元。
2005 年, 投資額達 4 億美
元, 占總額的 3.3%。
我國和非洲國
家經濟互補性強, 合作潛力很大。
非洲多數國家工業化水平低, 工
業產成品價格高, 產業與技術梯
度低于, 是產品、設備、
技術、資本轉移的地區。
在今后相當長時期內, 我對
非洲投資的產業戰略應該主要包
括兩個方面的內容: 一是著眼于
我國經濟增長中越來越突出的資
源供求矛盾, 有選擇地投資于進
口替代型的資源開發業, 充分利
用非洲的礦產、森林、水產、海產、
動植物資源等; 二是順應國內產
業結構調整, 大量向非洲轉移國
內成熟產業、生產能力過剩產業,
實現產業的梯度大轉移。
目前我
國企業在非投資的資源開發、農
業及農產品綜合開發、紡織、服
裝、日用消費品、醫藥產品、五金
工具、小型農具等領域已有較
好的基礎, 在繼續投資于我國具
有成熟技術和低成本競爭優勢產
業的還應積極推進產業升
級, 并利用非洲國家與歐美貿易
的各種優惠條件, 實現貿易轉移。
蘇丹是我國在非洲重要的投
資市場之一, 2005 年我國對蘇直
接投資 9113 萬美元, 占對非洲投
資總額的 23.27%。
我國石油企業
已經開始與蘇丹在石油開發方面
進行合作。
目前蘇丹推出了 個投資項目, 包括電力、道路、橋
梁、海運、河運、鐵路、城市給排
水、通訊、農業、工業和畜牧業等
基礎設施吸引外商投資。
我國企
業在擴大蘇丹石油領域投資的同
時, 應該積極向上述領域擴展。
尼日利亞作為六大原
油生產和輸出國, 經濟單一, 工業
基礎相當薄弱, 目前已成為我國
對非洲投資的主要目標市場之
一。
2005 年, 我對尼日利亞直接
投資達 5330 萬美元, 占我國對非
洲投資的 13.6%。
對尼的投資應
該以我國在尼建立的萊基自由貿
易區為依托, 在加大石油資源開
發力度的積極輸出成
熟的生產技術和管理經驗, 加快
紡織、家電等產業的發展, 這樣不
但可以帶動國內剩余產能的合理
轉移, 還可以在充分利用尼
日利亞各種優惠政策的借
助其銷售渠道, 擴大產品在
歐美等市場的份額。
南非的能源工業基礎比較雄
厚, 技術也比較先進, 南非的
產業結構存在著發展不均衡的問
題, 礦業和制造業發達, 輕工業和
紡織業則相對落后。
南非具有先
進完備的基礎設施, 其能源供應、
交通運輸以及通訊方面的能力,
為投資南非提供了良好的環境。
我國與南非的經貿合作主
要集中在貿易方面, 對南非的投
資力度較小, 2005 年, 我國對南
非投資僅為 4747 萬美元, 占對非
洲投資的 12.12%。
目前正處于經
濟調整增長期的南非共同體市場
需求很大, 在制造業、加工業、電
信業、礦產業、建筑業、農業、旅游
業等方面都需要投資發展。
我國
企業對南非的投資應抓住遇,
發揮我國在上述產業具有成熟技
術和低成本競爭的優勢, 并輻射
國內相關產業升級換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