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能力"/>
單價: | 面議 |
發貨期限: | 自買家付款之日起 天內發貨 |
所在地: | 廣東 深圳 |
有效期至: | 長期有效 |
發布時間: | 2023-12-15 09:06 |
最后更新: | 2023-12-15 09:06 |
瀏覽次數: | 107 |
采購咨詢: |
請賣家聯系我
|
抗震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一般房屋應按《建筑抗震鑒定標準》GB50023-95,采用相應的逐級鑒定方法,進行綜合抗震能力分析。
抗震能力檢測鑒定,主要內容包括:
1)建筑、結構平面布置測繪;
2)主要結構構件材料力學性能檢測;
3)房屋完損狀況調查;
4)房屋整體變形檢測;
5)房屋抗震性能評估、抗震承載力驗算;
6)作出檢測鑒定并提出相關處理建議。
根據建筑場地條件和基礎類型來進行抗震鑒定工作。對于不同地段的建筑物來說,所采用的抗震方式也不同。如果建筑地基所處的場地環境較好,可以不進行抗震鑒定工作,或者是鑒定次數可以適當地減少。對于一些地基環境不利的地區,需要將抗震鑒定工作不斷加強。
合理性檢驗。所謂的合理性檢驗就是在進行建筑結構抗震鑒定工作中,工作人員應該根據具體的房屋規則和建筑工程的尺寸等因素來進行。在建筑結構鑒定工作中,要根據抗震條件的不同來不斷提升抗震工作的需求量。對抗震鑒定工作的相關材料進行控制。
在具體的工作中,工作人員應該根據建筑結構的強度等級來選擇不同的抗震材料。這種做法的主要目的就是不斷提升建筑結構的整體承載力,對建筑抗震加固工作加強控制。
災后房屋質量評估出具專項報告根據火災現場可燃物燃點、熔點、變形、燒傷情況等,判斷火災的溫度;通過火災調查報告,現場建筑物損傷情況及特征,判斷火災的作用時間及作用范圍。
火災后檢測,既有房屋安全性性檢測的內容,又有房屋火災后檢測的內容,在做現場檢測的時候,主要內容包括以下幾點:
(1)房屋建筑、結構概況調查和復核;
(2)房屋建筑、結構平面布置圖復核;
(3)房屋使用情況調查;
(4)構件材料強度檢測;
(5)房屋變形檢測;
(6)房屋結構安全性計算;
(7)調查火災過程、燃燒范圍、過火面積,通過現場殘存材料的狀態分析判斷火災現場的溫度;
(8)過火后結構損傷情況調查,主要包括混凝土表面色澤、錘擊反應、混凝土剝落、露筋、表層混凝土疏松情況,鋼構件的變形撓曲情況;
(9)采用鉆芯法抽樣檢測過火區不同位置的混凝土強度;
(10)對過火區混凝土構件和鋼構件進行初步鑒定評級。
災后鑒定時要對多項內容進行鑒定,為了保證檢測結果的科學,要適時的變化,尤其要對損傷情況以及材料的相關性能進行重點的檢測。
1、觀察法檢測建筑損傷情況
通過直接觀察結構表面形狀和幾何尺寸的變化,初步評定建筑的損傷情況,例如墻體的裂縫寬度、長度、深度、梁的變化等;也可以借助裂縫測量儀和卷尺等測量工具。
2、鋼筋損傷及強度評估
從具有代表性的受損構件中截去外露受火作用的鋼筋進行力學性能試驗,確定鋼筋的極限強度,屈服強度和延伸率。
3、混凝土強度評估
常用的方法有 回彈法、 鉆芯法、超聲波法以及敲擊法等,其中敲擊法是比較簡單實用的方法,用錘子敲擊混凝土表面,觀察表面留下的痕跡及建筑物邊緣脫落的程度進行強度評估。如得出柱承載力復核,計算柱的軸壓比、混凝土強度等,判斷柱承載力是否符合安全使用要求,如果不符合,需要對柱進行加固。
4、傾斜與沉降監測
采用水準儀、經緯儀進行不均勻沉降及傾斜測量,判斷房屋變形情況,這是房屋災后鑒定重要的項目內容之一,尤其對于房屋沉降要尤為重視,它非常容易引起后續的問題。
房屋抗震設防類別可分為特殊設防類(如國家公共安全建筑)、重點設防類、標準設防類和適度設防類。每種類別都有不同的抗震設防標準,如防火救災建筑、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
一、防火救災建筑,以城市和工礦企業為例
房屋抗震設防 房屋抗震設防 房屋抗震設防
1)防火救災建筑應根據其社會影響及在抗震救災中的作用劃分抗震設防類別;
2)醫療建筑的抗震設防類別,應按下列要求設定:
a.三級醫院中承擔特別重要醫療任務的住院、醫技、門診,抗震設防類別為甲類;(分類參考《建筑結構設計使用年限與抗震安全等級》)
b.二、三級醫院的住院、醫技、門診,具有外科手術室或急診科的鄉鎮衛生院,縣級以上急救中心的指揮部、運輸系統等重要建筑,抗震設防類別為乙類;
c.工礦企業的醫療建筑,可比照城市的醫療建筑示例確定其抗震設防類別。
3)消防車庫及其值班用房,抗震設防類別應劃為乙類;
4)城鎮、縣以及縣級市人口在20萬以上的防火應急指揮中心的主要建筑,抗震設防類別不應低于為乙類;
5)疾病預防與控制中心建筑的抗震設防類別,應符合以下規定:
a.承擔研究、中試和存放劇毒的高危險傳染病病毒任務的疾病預防和控制中心的建筑及其區段,抗震設防類別應為甲類;
b.不屬于a的縣、縣級市及以上的疾病預防與控制中心的主要建筑,抗震設防類別為乙類。
二、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的抗震設防類別
以下適用于體育建筑、影劇院、博物館、檔案館、商場、展覽館、會展中心、教育建筑、旅館、辦公建筑、科學實驗建筑等公共建筑和住宅、宿舍、公寓等居住建筑。
1)公共建筑,應根據其人員密集程度、使用功能、規模、地震破壞所造成的社會影響和直接經濟損失的大小劃分抗震設防等級;
2)體育建筑中,規模分級為特大級的體育場,大型、中型和體育館,抗震設防應為乙類;
3)文化建筑中,大型電影院、劇場、禮堂、展廳等,抗震設防應為乙類;
4)商業建筑中,人流密集的大型的多層商場抗震設防等級應為乙類;當商業建筑與其他建筑共同建造時,應分別判斷情形,并按區段確定抗震設防等級;
5)博物館和檔案館中,大型博物館,存放國家一級文物的博物館,特級、甲級檔案館,抗震設防等級為乙類;
6)會展建筑中,大型展覽館、會展中心,抗震設防類別為乙類;
7)教育建筑中,幼兒園、中小學教學用房一級學生宿舍和食堂,抗震設防等級不得低于乙類;
8)科學實驗建筑中,研究、存放危險物品以及劇毒物品、病毒等,抗震設防類別為甲類;
9)高層建筑,使用人數超過8000人的,抗震設防應為乙類;
10)居住建筑的抗震設防不應低于丙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