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凡檢測: | 斑馬魚 |
單價: | 3000.00元/件 |
發貨期限: | 自買家付款之日起 天內發貨 |
所在地: | 江蘇 蘇州 吳江 |
有效期至: | 長期有效 |
發布時間: | 2023-12-14 21:05 |
最后更新: | 2023-12-14 21:05 |
瀏覽次數: | 178 |
采購咨詢: |
請賣家聯系我
|
飛凡檢測集團利用斑馬魚模型評價生殖毒性
摘要:1.經過各組斑馬魚的對比實驗,攝入供試品組的斑馬魚體內VTG有下降趨勢,子一代斑馬魚有致畸性,性腺病理切片有不同程度的異常,與性腺發育和繁殖行為相關基因的上調。
2.本實驗證實了該供試品對斑馬魚有生殖毒性。
【評價原理】
斑馬魚成魚體長5 cm左右,其胚胎透明,在受精72 h后完成孵化,并在孵出后3個月內性成熟。
成年斑馬魚的繁殖周期短(一般7 d左右),若條件適宜,成年雌性斑馬魚可定期產卵(每次200~300個)。
在斑馬魚的早期胚胎及幼體的發育過程中,尚無性別分化,原始性腺都是相同的且具有雙向發育的潛能,易受環境(溫度、光照、pH值等)因素的影響而改變其遺傳性別。
對于雌性斑馬魚而言,產卵量是評價其繁殖力的常用生物指標,它與魚類繁殖過程中的多個環節(卵子發育、雌雄交配行為、性激素刺激等)相關,并對環境化學物質具有高敏感性,能直接反應魚類繁殖力變化。
環境化學物質除了直接對親代斑馬魚的生殖系統造成損害,還可能對其子代的正常生長發育。
卵黃蛋白原在斑馬魚雌魚成熟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成熟雌魚在體內17β-雌二醇的刺激下,由肝臟合成的VTG經過血液到達卵巢并加工成卵黃蛋白,促進性腺發育。
幼魚和雄魚在正常情況下不合成VTG,但在受到雌激素和類雌激素刺激時能合成VTG,導致魚體內VTG濃度升高,出現雌性體征。
魚類的性腺發育和繁殖行為受到下丘腦-垂體-性腺軸(HPG 軸)的調控。
下丘腦分泌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GnRH),其作用于腦垂體,刺激其分泌促黃體生成素(LH)和促卵泡素(FSH),這兩種激素通過血液循環與相應的受體結合后作用于性腺,刺激性腺產生睪酮(T)、17β-雌二醇(E2)和 11-酮基睪酮(11-KT) 等類固醇激素,進而促進精子和卵子的發育和成熟。
【實驗方案】
我們將受測試斑馬魚分成兩組,進行21天的暴露實驗,分別是正常對照組和服用供試品組(供試品通過溶解到養魚用水中或灌胃的方式攝入到斑馬魚體內)。
服用一段時間供試品后,觀察每次的產卵量、受精率及孵化率;對受精卵進行子一代發育毒性與致畸性評價。
在實驗終點取斑馬魚的組織,檢測卵黃蛋白原(VTG)含量及相關基因表達,并對性腺進行病理組織學檢查,指標主要包括:睪丸卵母細胞、睪丸間質細胞增生、卵黃形成減少、精原細胞和濾泡增生;其他性腺損傷包括:卵母細胞閉鎖、睪丸變性和分期改變。
【結果展示】
圖1. 供試品對斑馬魚體內卵黃蛋白原(VTG)的影響
可以看到,供試品組VTG有下降趨勢,但與正常對照組比較沒有顯著性差異。
圖2. 斑馬魚發育毒性與致畸性表型圖
可以看到,供試品組斑馬魚誘發眼睛變小,下頜異常,心血管毒性等。
圖3. 斑馬魚性腺病理切片
可以看到,供試品組斑馬魚精巢精子量變少,卵巢中卵母細胞體積變小、數量減少 。
圖4. 供試品對斑馬魚基因表達的影響
可以看到,供試品組FSHβ、LHβ基因相較于正常對照組顯著表達。
【評價】
1.經過各組斑馬魚的對比實驗,攝入供試品組的斑馬魚體內VTG有下降趨勢,子一代斑馬魚有致畸性,性腺病理切片有不同程度的異常,與性腺發育和繁殖行為相關基因的上調。
2.本實驗證實了該供試品對斑馬魚有生殖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