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法制教育基地是深度“體驗式”預防職務犯罪警示教育基地,基地展廳面積約600平方米主體內容包括“二廳一廊二館一室一場所”。“二廳”即法治文化大廳、法治教育報告廳,“一廊”即檢察文化長廊,“二館”即武隆檢察史館、青少年法治教育展館,“一室”即法治產品陳列室,“一場所”即“莎姐”未檢工作室、模擬法庭、詢問室、訊問室、遠程提訊室、三方遠程審判室等專門辦案場所。重慶法制教育基地采用多媒體互動設備展示教育內容。該基地建成開館已迎來中組部、檢、團、北京、新疆、云南、重慶、江西、山東等全國各地眾多單位3萬余人實地參觀。
對青少年法治教育注重程度不夠。青少年首要群體為在校中小學生,校園是法治教育主陣地,但在校園教育中,法治教育與其他學科相比不受注重。素質教育提了很多年,但應試教育的影子仍難以根除,法治講堂經常被其他學科搶占,人們仍著眼于校園升學率、是否評上先進校園等榮譽。校園和家長普遍都有“只需學習好了一切就好了”的偏見和誤區。
讓青少年在寓教于樂的增強法制觀念,提??我防護意識。在以后的學習?活中做到?覺學法守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成長與責任這個產品我們通過數字滑軌屏,展示未成年人從出生到18歲,每一個年齡段,法律所賦予他的責任和義務。
為了適應加入世貿組織后的對外開放和經濟發展形勢,我國加大了立法工作力度。僅1999年至2001年的兩年多時間里,全國人大及其常務委員會審議通過了400多件法律和有關法律問題的決定,地方人大及其常務委員會審議通過法律、法規8000多件,使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各項事業更加有法可依。
在法治教育展廳設計中,咱們緊密結合地域元素,統籌時代特征,充分運用虛擬現實、全息投影等數字化技能,采取動態和靜態、實體和虛擬相結合的方式,打造出賦有特征的法治文明陣地。
交通安全教育基地的設計,還可以廣泛地傳遞交通文明。在各類媒體如此發達的今天,我們時常看到出行中的不文明行為,這種不文明有可能成為交通事故的誘發原因,如往車外拋東西、隨意變線、占用應急車道等。向未成年人播下一顆文明的種子,讓這顆種子再去影響更多的人,這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強調的“和諧”與“文明”價值觀;也呼應了學展核心素養關于“健活”中強調的中小學生“具有安全意識與自我保護能力,養成健康文明的行為習慣和生活方式”的要求。
學好法律知識是青少年行使公民權利和履行公民義務的需要。通過法律知識的學習,我們可以初步學會運用法律行使和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也懂得尊重別人的權利,在行使自己合法權利時不損害他人、社會和國家的利益。通過學習法律知識,我們還可以學到運用法律參與管理國家和社會事務的本領,從而更有利于我們從小就承擔起對他人、社會和國家的義務及責任。
充分運用現代自動化技術、聲光電效果,通過圖片案例、實物模型展示、語音播放、場景模擬、互動體驗、答題闖關等方式,讓青少年在參觀體驗過程中猶如身臨其境,親自參與、親身體驗、親歷過程,集趣味性、知識性和教育性為一體,讓青少年在參觀體驗過程中無形學到知識、接受教育,打破了以往教育基地的參觀模式讓參觀體驗活動變得豐富、生動、有趣,對青少年具有很強的吸引力,教育效果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