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于轉讓、許可等其他轉化方式,無形資產出資操作流程較為復雜,特別"/>
科技成果評估: | 財政部資產評估資質 |
單價: | 9000.00元/起 |
發貨期限: | 自買家付款之日起 天內發貨 |
所在地: | 直轄市 北京 |
有效期至: | 長期有效 |
發布時間: | 2023-12-14 11:25 |
最后更新: | 2023-12-14 11:25 |
瀏覽次數: | 171 |
采購咨詢: |
請賣家聯系我
|
高校科技成果轉化方式主要有轉讓、許可、對外投資等方式。
相比于轉讓、許可等其他轉化方式,無形資產出資操作流程較為復雜,特別是高校的科技成果作價入股,還涉及到學校、資產管理公司、科研人員、合作企業等多個主體,涉及資產評估、合同簽訂、產權變更、技術合同登記、國資管理、財務管理、工商登記、收入分配等多個環節,涉及企業所得稅、企業增值稅、個人所得稅等多個稅種,法律和政策問題復雜。
科技成果作價投資作為一種主要的成果轉化方式,可以將科技成果完成單位豐富的科技資源優勢、科技成果完成人的研發優勢和企業家對市場需求敏銳的優勢,通過共同入股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形成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經濟共同體,限度優化資源配置,提高科技成果轉化成功率。
一、投資標的
作為作價投資標的的科技成果類型主要包括專利權、計算機軟件著作權、集成電路布圖設計權、植物新品種權、生物醫藥新品種和技術秘密等。
二、投資模式
高校直接以其享有的技術作價入股目標企業 是高校以科技成果 作價 投資的常規 (DI一種 )模式, 但由于高校須在半年內將所持股份轉至資產公司,高校技術入股享受的企業所得稅遞延納稅 優惠 隨之終止,在現有政策下該常規模式亦有其弊端。根據 稅收政策 規定,企業或個人以技術作價入股的,可選擇遞延納稅 科研機構、高等學校轉化職務科技成果以股份或出資比例等股權形式給予科技人員個人獎勵,暫不征收個人所得稅。為了更好地讓高校和資產管理公司享受企業所得稅遞延納稅、 科技 人員享受個人所得稅遞延納稅,我們在常規做法的基礎上,結合 稅收優惠政策 ,提出了第二種、第三種操作模式。
第二種是高校先將部分技術產權轉給資產公司,由高校和資產公司共同以技術作價入股,高校和資產公司可享受遞延納稅優惠,高校 將其股份獎勵給 科技 人員,科技人員可享受暫不繳納個人所得稅優惠。
第三種是高校將科技成果產權轉讓給資產公司和 科技 人員,由資產公司和 科技 人員共同技術入股,以便都享受遞延納稅 優惠 。三種科技成果作價投資模式各有利弊,高校可根據實際情況予以選擇。
高校科技成果作價投資評估方法主要有三種:成本法、市場法、收益法。
1.成本法
成本法是以獲得某項專利科技成果(無論通過內部研發還是外部購買或獲得使用許可)的成本來評估其價值的方法。
采用成本法評估科技成果的價值,需要確定科技成果重置成本的構成和數額以及貶值率。
科技成果的重置成本是指在現時市場條件下重新創造或購置一項全新的并與原科技成果技術功能相同的專利技術所耗費的全部貨幣總額。根據科技成果的來源情況,科技成果可以劃分為自創和外購兩種。不同類型的科技成果共重置成本的構成和評價方式也不相同,需要分別進行估算。貶值率是反映科技成果技術先進性和適用性的指標,它是由科技成果技術的損耗決定的。
2.收益法
收益法將被評估專利在其剩余生命周期內的每年的預期收益(許可費、利潤、成本節約)進行折現累計,用這種方法來評估該資產在評估基準日的評估價值。收益法的理論出發點是資產的價值由使用所產生的效益大小決定、購買專利技術是一項投資,而投資既要承擔風險,又要取得收益,收益是投資的主要動機,不必考慮其創造成本。可以根據被評價的專利技術在投資者持有期間能夠帶來的預期超額收益并將其折算為現值來確定被評價專利技術的價值。
收益法是國外用的普遍、在國內也是技術型資產評估的主要方法。
3.市場法
市場評估注是選擇近期類似科技成果在技術市場中的交易條件和價格作為參考,比較被評價科技成果與近期售出類似專利技術的異同,并將類似科技成果的市場價格進行適當調整,從而確定被評價科技成果價值的一種方法。本質是以一種可比科技成果的交易價值作為被評估科技成果的價值。
市場法是一種簡單有效的評價方法,看似簡單明了,但它必須有兩個應用前提:
一是必須具備活躍的市場;足夠數量的相近交易;一個充分活躍的,較為完善的公平的專利技術市場;公平市場價格就是在市場上可能獲得的價格,在兩種情況下適用。物無差別,或差別很小,市場上有很多買賣者。但知識產權只有很少數量的購買者。
二是可公開獲得的價格信息和信息途徑。
高校科技成果作價入股模式或流程:
1.1 高校決策審批
1.2 成果出資準備
1.2.1 投資協議簽訂:高校投資擬設立新目標企業的,應與合作企業簽訂發起人協議,擬定目標企業章程等。
1.2.2 目標企業登記:高校或合作企業等申請人應依《市場主體登記管理條例》規定辦理目標企業設立或股權變更登記。
1.3 成果作價出資
1.3.1 成果權屬變更:高校以科技成果出資需要將科技成果產權轉讓給目標企業,高校應依《專利法》、《軟件著作權條例》、《動植物新品種條例》等規定將科技成果權屬變更至目標企業。權屬變動以登記生效的,應當辦理權屬變更登記。
1.4 高校股權處置 ——路徑一:獎勵 +劃轉
1.4.1 依規依約轉移
(1)高校將所獲股權按比例獎勵給科技人員
(2)高校將所獲股權中要保留部分劃轉給資產公司
1.4.4 股權變更登記
科技人員獲得高校的股權獎勵后,應依《市場主體登記管理條例》規定辦理股權變更登記,將獎勵的股權登記到科技人員名下。
1.4.5 股轉會計處理
高校財務部門依據政府會計準則進行股權投資賬面價值、收入及相關稅費的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