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門子PLC代理商: | 西門子觸摸屏代理商 |
西門子授權一級代理商: | 西門子CPU代理商 |
西門子模塊: | 西門子PLC模塊代理 |
單價: | 99.00元/件 |
發貨期限: | 自買家付款之日起 天內發貨 |
所在地: | 直轄市 上海 上海楊浦 |
有效期至: | 長期有效 |
發布時間: | 2023-11-28 16:39 |
最后更新: | 2023-11-28 16:39 |
瀏覽次數: | 83 |
采購咨詢: |
請賣家聯系我
|
西門子CPU模塊6ES7315-7TJ10-0AB0現貨庫存
1. 三菱PLC梯形圖程序必須符合順序執行的原則,即從左到右,從上到下執行,如不符合順序執行的電路不能直接編程,電路不能直接編程。
2. 三菱PLC梯形圖每一行都是從左母線開始,線圈接在最右邊。在繼電器控制原理圖中,繼電器的觸點可以放在線圈的右邊,但在梯形圖中觸點不允許放在線圈的右邊。
3. 三菱PLC線圈不能直接與左母線相連,也就是說線圈輸出作為邏輯結果必須有條件。必要時可以使用一個內部繼電器的動斷觸點或內部特殊繼電器來實現。
4. 三菱PLC 同一編號的線圈在一個程序中使用兩次以上稱為雙線圈輸出。雙線圈輸出容易引起誤操作,這時前面的輸出無效,只有最后的輸出才有效。但該輸出線圈對應觸點的動作,要根據該邏輯運算之前的輸出狀態來判斷。由于M1雙線圈輸出,M1輸出隨最后一個M1輸出變化,Y1隨第一個M1線圈變化,而Y2隨第二個M1輸出變化。一般情況下,應盡可能避免雙線圈輸出。
5. 三菱PLC梯形圖中串、并聯的觸點次數沒有限制,可以無限制的使用。
6. 三菱PLC外部輸入/輸出繼電器、內部繼電器、定時器、計數器等軟元件的觸點可重復使用,沒有必要特意采用復雜程序結構來減少觸點的使用次數。
7. 三菱PLC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線圈可以并聯輸出。鄙人原本是化工專業畢業的,后因工作需要,加之個人興趣,才轉行搞儀表、機械。十年前,我剛開始使用PLC時,也是一頭霧水。仗著自己對硬件、工程知識的熟悉,和對組態軟件的粗淺了解,硬著頭皮接下了任務。當時已經來不及接受培訓,相關資料極其缺乏,僅有的參考資料是一本英文的S7-200手冊,以及西門子網站上找到的一些全西文的示例,總算在三個月內完成了系統的構建、軟件的編寫工作。期間走彎路、出故障是家常便飯,經常搞得我茶飯不思,還由于操作不慎燒毀過一臺PLC。我非常理解那些剛入門的網友兩手抓瞎的感覺。
在此,我想粗略的一下自己的學習之路,供網友們參考。
1、編程需要堅強的毅力和足夠的耐心
人各有所長。有些人把編程看作一項冗長而枯燥的工作;有些人把編程看作一項趣味的智力游戲。如果你是前者,強烈建議你遠離這份工作。畢竟編程工作是對人的毅力和耐心的挑戰。我所在實驗室中,很多學生看到我編程序就會驚訝于我面對這一堆堆符號所表現出的專注。其實,這是興趣使然。興趣使我具備了足夠的毅力和耐心。經過無數次失敗后,當看到一個個符號按我的思路整齊的排列,PLC按我的要求有條不紊的運行時,興趣得到了極大的滿足,如同打通了一個游戲的關口。我告訴這些學生:你們看到的是一堆枯燥怪異的符號,我看到的卻是一群熱情奔放的舞者,而我則是她們的導演。
2、編程需要敢于實踐的信心
我曾經教過一個學生學AutoCAD,我對她的要求就是實踐。我告訴她:你隨便怎么操作,大不了一張圖重畫;最壞的結果是系統崩潰,沒關系,系統重做,再來;只要電腦沒被砸了,怎么都行。兩年后,我再看到她做的CAD圖紙,也自嘆不如。
同樣道理,只有不斷地在PLC上運行這些指令,觀察運行的結果,才能弄清PLC指令的作用。很多初學者對PLC一臉的迷茫,往往是出于一種畏懼,擔心損壞設備。而這些畏懼是沒有任何道理的。仔細的閱讀手冊是非常重要的,僅靠讀書是成不了一個工程師的。更何況手冊上的內容并非面面俱到。我在接觸到那些不熟悉的指令時,喜歡單獨編一個小程序,讓PLC運行。逐個修改條件,觀察運行的結果(MicroWin為用戶提供了非常好的監控手段),反過來再重新理解手冊的描述,這樣就可以非常直觀的理解這些指令的作用和使用方法。不必擔心自己寫的程序會有什么問題,會影響PLC的正常工作。程序有沒有問題,只有讓PLC運行了才能發現。而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就是對自己能力的提高。撇開硬件操作不談,單就軟件來說,我還真沒有遇到過由于軟件問題而損壞PLC的事。在這里不必擔心繼電器電路接錯線可能造成的后果。大膽的實踐是PLC編程的必由之路。
當然,大膽實踐并不是野蠻操作,而是必須遵循必要的規范。還有一個要注意的,在程序未經可靠性證實之前,千萬不要掛接負載,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數字量的輸出有LED顯示;而模擬量處理可以采用一些硬件或軟件模擬手段來解決。
3、編程需要有縝密的邏輯思維
編程本身就是一種邏輯思維過程。在gaoji語言中,使用最多的是if then else、select這些條件判別語句,這就是邏輯中的因果關系。PLC程序就是由這些因果關系組成的:判別條件是否成立,進而決定執行相應的指令。最初的PLC是用來替代繼電器邏輯電路的,繼承了繼電器電路以觸點作為觸發條件的描述方式。在PLC中,以虛擬觸點代替了繼電器的金屬觸點,而繼電器電路所表達的邏輯關系還是被完整的保留下來。引入了繼電器電路難以勝任的數值處理過程,PLC從根本上還是在執行一個個因果關系。理順對象的各個事件之間的邏輯關系,是編程之前必須精心做好的準備工作。我在接到一項任務后,第一件事就是整理出一份邏輯關系圖,與用戶反復商討,取得用戶的認可,才真正進入程序的編寫過程。
4、相關知識
PLC的程序是直接作用于對象的具體工藝過程,那么對對象具體工藝過程的理解是非常重要的的。我在與用戶的交流過程中,會用我所掌握的Unit Operation的知識分析用戶的工藝過程,協助用戶整理過程控制中的各個邏輯關系,甚至包括各種儀表、硬件的配置。這得益于我原本所學的專業。當然,不能要求所有搞PLC程序的工程師都有我這樣的經歷。有兩門知識卻是的:一是過程儀表的硬件知識,包括傳感器、變送器(二次儀表)和PLC本身,這是構建控制系統的基礎;二是過程控制理論,包括各種控制模型的原理和應用,其中最重要的是二位調節和PID調節模型。PID調節是目前用得泛的過程控制手段,且變化多端。學習PID方法就是讀書。幾乎所有講解過程控制的書籍都有關于PID的內容,多讀基本相關的書籍對理解PID是很有益處的。我發現不少網友在進入PLC領域時,缺乏這些相關知識。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當事者不能靜下心來彌補知識的缺陷。我們不要怪罪學校沒有教授這些內容,而是要注重自己如何去學習這些知識。工作中遇到的許多問題是學校里沒講過的,這不能成為我們拒絕工作的理由,而應該以積極的態度去應對這些問題。我的體會是,為了解決工作中的問題而學習的知識,比課堂上學的東西更容易記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