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價: | 面議 |
發貨期限: | 自買家付款之日起 天內發貨 |
所在地: | 廣東 廣州 |
有效期至: | 長期有效 |
發布時間: | 2023-11-24 17:28 |
最后更新: | 2023-11-24 17:28 |
瀏覽次數: | 352 |
采購咨詢: |
請賣家聯系我
|
紡織品5A抗菌測試 紡織品7A抗菌測試
抗菌紡織品的抗菌性是指能夠抵抗和防止細菌在其表面生長和繁殖的能力,從而減少細菌對人體的侵害。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提高,抗菌紡織品在醫療、衛生、家紡等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廣泛。為了確保抗菌紡織品的抗菌性能達到預期效果,準確、客觀的檢測方法、菌種選擇和標準的遵循至關重要。
測試菌種的選擇紡織品抗菌性能的評價中,菌種的選擇必須具有科學性和代表性,測試的菌種包括細菌和真菌。
1. 細菌:革蘭氏陽性菌(金黃色葡葡球菌、巨大芽胞桿菌、枯草桿菌)、革蘭氏陰性菌(大腸桿菌、熒光假單胞桿菌);
2. 真菌:霉菌(黑曲霉、黃曲霉、變色曲霉、桔青霉、綠色木霉、球毛殼霉、宛氏擬青霉、臘葉芽枝霉)和癬菌(石膏樣毛癬菌、紅色毛癬菌、紫色癬菌、袍子絲菌、白色念珠菌)。
紡織品抗菌性能的測試分為定量測試方法和定性測試方法,以定量測試方法最為重要。
1. 定量測試
這是最重要的測試方法,包括織物的消毒、接種測試菌、菌培養、對殘留的菌落計數等步驟。這種方法適用于非溶出性抗菌整理織物,而不適用于溶出性抗菌整理織物。定量測試的優點是定量準確、客觀,但缺點是所需時間長且費用高。國內外紡織品抗菌檢測定量測試標準:
AATCC147-2011《紡織品抗菌活性的評定方法:平行劃線法》
JIS L1902 : 2008《紡織品抗菌性能試驗方法抗菌效果》中的定性試驗(抑菌環法)部分
FZ/T 《抗菌針織品》附錄E暈圈法
GB/T 20944.1-2007《紡織品抗菌性能的評價》
2. 定性測試
主要包括在織物上接種測試菌,用肉眼觀察織物上微生物的生長情況。常見的定性測試方法有吸收法、轉移法、轉印法及振蕩法。這種方法主要基于離開纖維進入培養皿的抗菌劑活性,通常適用于溶出性抗菌整理,但不適合耐洗滌的抗菌整理。定性測試的優點是費用低且速度快,但缺點是不能定量測定抗菌活性,結果可能不準確。國內外紡織品抗菌檢測定性測試標準:
GB/T 《一次性使用衛生用品衛生標準》附錄B產品抑菌和殺菌性能與穩定性測試方法
AATCC 100-2004《紡織品抗菌整理的評定》
ISO 《抗菌整理紡織品的抗菌性能測定》
JIS L 1902 :2008《紡織品抗菌性能試驗方法抗菌效果》中的吸收法和細菌轉印法
FZ/T 《抗菌針織品》中附錄D中的吸收法和振蕩法、
GB/T 20944.2-2007《紡織品抗菌性能的評價第⒉部分∶吸收法》
GB/T 20944.3-2007《紡織品抗菌性能的評價第3部分∶振蕩法》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