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價: | 面議 |
發貨期限: | 自買家付款之日起 天內發貨 |
所在地: | 廣東 深圳 |
有效期至: | 長期有效 |
發布時間: | 2023-11-24 13:51 |
最后更新: | 2023-11-24 13:51 |
瀏覽次數: | 184 |
采購咨詢: |
請賣家聯系我
|
關于房屋安全檢測鑒定的一些基本知識:
哪些情況下需要對建筑結構進行檢測與鑒定?:
1.建筑結構擬改變使用用途、改變使用條件和使用要求時;
2.擬對建筑結構進行加層、插層或其他形式結構改造時;
3.擬對建筑物進行整體移位時;
4.建筑結構本身出現明顯的建筑功能退化或有明顯的傾斜時;
5.由于外在作用導致建筑結構可能出現損傷時;
6.由于設計、施工及使用原因引起相關方有根據懷疑建筑結構出現問題而引起糾紛時;
7.出于維護建筑結構的角度出發,了解建筑結構的當前狀態及在目標使用期內的性時;
8.建筑結構**過設計使用年限;
9.建筑結構遭受災害而未引起毀滅性倒塌,相關方想加固繼續使用時;
10.建筑外觀改造或建筑裝修產生荷載的變化或引起結構改變時。
引起建筑結構存在缺陷或者損傷的原因很多,可以歸納人為因素和自然因素兩方面:人為因素所致結構損傷常見的有:工程設計的欠缺與錯誤,施工質量差、偷工減料、使用低劣材料,建筑用地規劃錯誤,勘察工作失誤、未能發現重要隱患,相鄰場地施工引起建筑破壞,維修、保護不當,地下水抽取過度引起建筑物傾斜或下沉,以及火災導致建筑物破壞等。自然因素導致結構損傷主要表現為:地震、水災、龍卷風、泥石流、及山體滑坡等地質災害、腐蝕性氣體等導致結構的損壞。
(1)正常使用情況下的房屋安全鑒定是在房屋只承受常規的活荷載(使用荷載、風載、雪載)和固定荷載(房屋結構自重)作用的情況下,根據房屋的損壞和受力的狀況,分析房屋的危險程度,評定房屋結構的安全性。鑒定的目的是確保房屋的使用安全,鑒定結果主要為房屋的安全管理提供依據,適用的鑒定標準為《危險房屋鑒定標準》JGJ125—99(2004年版)。其理論基礎為結構力學和材料力學等力學基礎理論,以及相應—磚混結構、鋼筋混凝土結構、鋼結構、木結構和地基與基礎等基礎理論。《危險房屋鑒定標準》**了危險點(單個構件的破壞)的概念,對未達到危險狀態的結構狀態不做區分和判定,沒有與連接構造和結構整體連接在一起,沒有對各類結構的構造措施給出明確的要求,是孤立的鑒定。《危險房屋鑒定標準》的鑒定按統計計算結果評定,而計算過程采用的是統計和模糊數學的模糊集理論和計算方法,缺少力學計算模型。這種僅用統計和模糊數學的模糊集理論及計算方法來解決結構和力學的問題是否可行和切合實際,現在爭議較大。由于房屋的主體承重結構具有復雜性、多樣性和特殊性等特點,用模糊集理論及其計算方法無法解決實際鑒定中的一些問題,很多房屋安全鑒定機構在房屋安全鑒定工作中沒有采用。
(2)發生地震情況下的房屋安全性鑒定為房屋結構抗震性能的鑒定,主要是評判房屋結構是否滿足所在地區抗震構造和地震作用下的承載力要求,目前我國房屋抗震設防的三個水準為“小震不壞、中震可修、大震不倒”,適用的鑒定標準為《建筑抗震鑒定標準》GB50023—95。抗震鑒定的方法為兩級鑒定:**級鑒定是根據房屋的不同結構構造及其地震破壞機理,以宏觀控制和構造鑒定為主進行綜合評價;*二級鑒定以抗震驗算為主結合構造影響進行綜合評價。房屋抗震鑒定的基礎理論和抗震設計相同,主要為地震反應分析理論發展過程中*二階段的反應譜理論和*三個階段的動力分析理論(時程分析法)。反應譜分析法考慮了地震的烈度和房屋結構振動頻譜,而時程分析法則全面考慮了烈度、頻譜和持續時間三要素對結構的影響。反應譜分析法中的底部剪力法用于結構規則簡單的多層砌體結構和鋼筋混凝土結構房屋的抗震鑒定,振型分解反應譜法用于不規則和高層結構房屋的抗震鑒定,動力分析理論的時程分析法則多用于高度**過80m**高層房屋的抗震分析或核算。在實際鑒定工作中,《建筑抗震鑒定標準》GB50023—95(2009)還是有一定的局限性,一些特殊結構和復雜構造房屋的抗震鑒定還要參考相應的《抗震設計規范》、專項《規程》或單獨進行抗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