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價: | 面議 |
發貨期限: | 自買家付款之日起 天內發貨 |
所在地: | 直轄市 北京 |
有效期至: | 長期有效 |
發布時間: | 2023-11-24 10:12 |
最后更新: | 2023-11-24 10:12 |
瀏覽次數: | 168 |
采購咨詢: |
請賣家聯系我
|
菲斯特蓄電池NP12-12全系列銷售
蓄電池產品特性:
1、 免補水、維護簡單
采用特殊設計克服了電池在充電過程中電解失水的現象,電池在使用過程中電液體積和比重幾乎沒有變化,電池在使用壽命期間完全無需補水,維護簡單。
2、 密封安全、安裝簡單
電池內沒有流動的電液,電池立式、側臥安裝使用均可,無電液滲漏之患,在正常充電過程中電池不會產生酸霧。可將電池安裝在辦公室或配套設備房內,而無需另建 電池房,降低工程造價。
3、 使用壽命長
采用了耐腐性良好的鉛鈣合金板柵,在25℃的環境溫度下,正常浮充壽命可達10年以上。
4、 高功率放電性能好
采用了內阻值很小的 極板和玻纖隔板,裝配較緊,使得電池內阻極小。在-40℃~60℃溫度范圍內進行大電流放電,其輸出功率比常規電池可高出15%左右。
5、 安裝使用方便
電池出廠時已經完全充電,用戶拿到電池后即可安裝投入使用。
蓄電池性能的優越性:1.內部為凝膠電解質,無游離電解液存在。在強充情況下,不會出現滲漏電解液現象。2.電解質約有20%容馀份量,在高溫操作或過量充電時仍極為可靠,電池不會產生“干化”現象。電池的高低溫度范圍較寬。3. 采用高靈敏低壓單向氣閥,能保證及時排放過壓氣體。電池不會出現滲漏或鼓脹的現象。電池完成密封,不需要特殊通風設備。4.2V單體已達標稱容量 (2500Ah),電池均勻性很好,允許不同容量,什致不同生產年份的新舊電池進行串,并聯混合使用。電池組相互間不會產生“環流”現象。5.膠體電 解質上下濃度一致,不會產生酸分層現象。反應均勻,在高倍率放電情況下,極板不會變型而導致內部短路。6.可造成高柱狀型電池,占地面積小(如 3000Ah/48V電池組占地僅2.9平米)。200Ah-1500Ah單元有豎放式/臥放式可供選擇。7.電解質的濃度低,為1.24Kg/L,電池使用壽命較長,在常溫20下達1820年。內部有深度放電保機制,深放電后的電池仍能聯接在負載上。在四周內充電也無損電池的性能。經充電后很快恢復 電池的標稱容量,也不會影響電池的壽命。
駱俊蓄電池內部失水的原因:鉛酸蓄電池失水會導致電解液比重增高、導致電池正極柵板的腐 蝕,使電池的活性物質減少,從而使電池的容量降低而失效。鉛酸山特蓄電池密封的難點就是充電時水的電解。當充電達到一定電壓時(一般在2.30V單體以 上)在蓄電池的正極上放出氧氣,負極上放出*氣,產生電解液水分的流失。必須嚴格控制充電電壓,不能過充電,造成蓄電池失水。根據實際測試情況,出現 蓄電池故障基站中大部分電池都存在電池失水問題,分析原因是由于蓄電池廠家對于安全閥的控制也存在一定問題。目前規定的安全閥開啟壓力是15Kpa以 上,而實際運行中由于同一品牌普遍出現山特蓄電池失水,對山特蓄電池安全閥的控制壓力,不得不進行認真研究。建議同廠家積極聯絡,并對目前安全閥開啟 壓力進行測試,以甄別失水原因
菲斯特蓄電池NP12-12全系列銷售
決定石墨烯混合材料性能的因素一是大比表面積和可控孔徑,另一個則為高導電性。論文作者,也是和Roland Fischer 一起工作的前客座科學家Jayaramulu Kolleboyina解釋說:“這種材料的高性能是基于微孔MOF和導電石墨烯酸的結合。”
大表面積對于好的超級電容至關重要。它可以允許在材料中分別收集大量的電荷載體,這是電能儲存的基本原理。
通過巧妙的材料設計,研究人員實現了將石墨烯酸和MOF連接起來的壯舉。由此產生的混合MOF擁有一個超大內表面積,高達900平方米每克,并作為超級電容的正極具有很高性能。
長期穩定性
事實上,這不是這種新材料的唯一優勢。為了實現化學穩定的化合物,需要成分間有很強的化學鍵。這些鍵顯然和蛋白質中氨基酸之間的鍵相同,Fischer表示:“事實上,我們曾把石墨烯酸和MOF氨基酸連接起來,形成了一種肽鍵。”
圖:化學改性的石墨烯作為新型超級電容器的正極,并將其與納米結構的金屬有機框架相結合
納米結構器件間的穩定連接在長期穩定性方面具有巨大優勢。鍵越穩定,充放電次數就越多,而不會對性能造成明顯影響。
作為對比,一個傳統的鋰蓄電池的使用壽命約為5000次充放電循環。而由慕尼黑工業大學研究人員開發的新型電池在充放電10,000次后仍有接近90%的容量。
國際專家網絡
Fischer強調,在開發新型超級電容時,研究人員不受約束進行國際合作是多么重要。相應的,Jayaramulu Kolleboyina組建了這個團隊。他是亞歷山大·馮·洪堡基金會邀請的來自印度的客座科學家,現在是位于查謨的新成立的印度理工大學化學系主任。
“我們的團隊成員還有來自巴塞羅那的電化學和電池研究專家以及捷克共和國的石墨烯衍生物專家,” Fischer說,“我們還有來自美國和澳大利亞的合作伙伴。這種美妙的國際間合作讓未來充滿希望。”
這項研究得到了卓越電子轉換集群內的德國研究協會(DFG)、亞歷山大·馮·洪堡基金會、印度工業大學、昆士蘭理工大學和澳大利亞研究理事會(ARC)的支持。的資金支持來自捷克共和國教育、青年和體育部提供的歐洲區域發展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