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又快: | GOOD |
單價: | 100.00元/件 |
發貨期限: | 自買家付款之日起 天內發貨 |
所在地: | 浙江 杭州 |
有效期至: | 長期有效 |
發布時間: | 2023-11-24 10:01 |
最后更新: | 2023-11-24 10:01 |
瀏覽次數: | 134 |
采購咨詢: |
請賣家聯系我
|
六個學員的稅務問題很實用,今天統一回復你!
1、開票IP地址混用,IP地址交叉,同一IP地址開票,是什么意思?
2、公司購買的固定資產沒有取得發票,折舊費能否稅前扣除?
3、一人有限公司注銷和個人獨資企業注銷,賬面上都有1000萬元未分配利潤,是否都存在個人所得稅的風險?
4、老師,員工駕駛工作車輛出事故,員工住院治療費計入職工福利嗎?
5、股東個人從公司借款、或者股東個人將資金出借給公司,簽訂的借款協議,需要繳納印花稅嗎?
6、個人抬頭的費不能稅前扣除嗎?那么發放給員工的通訊補貼能否稅前扣除?
答復
問題一:
開票IP地址混用,IP地址交叉,同一IP地址開票,是什么意思?
答復:
IP地址為同一地址,很容易引發稅務預警風險,因為可能存在虛開發票的情形。
最近小規模納稅人公司同一IP地址傳輸多戶納稅人開票數據或者IP地址與注冊地址不同、IP地址變動頻繁、公司登記地址多為住宅小區某樓層某室,明顯不適合對外經營等,上述疑點都是小規模涉嫌虛開的跡象。
當然,若是真實業務,也能夠提供出證明業務真實性的證據鏈,以及同一IP地址開票的原因(比如代理報稅公司等),則可以及時向稅務部門合理解釋,消除稅務風險嫌疑。
問題二:公司購買的固定資產如果沒有發票的話,其折舊費就不能在稅前扣除。
參考:
1、《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印發〈加強稅收征管若干具體措施〉的通知》(國稅發〔2009〕114號)第六條規定,未按規定取得的合法有效憑據不得在稅前扣除。
2、《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企業所得稅若干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1年第34號)第六條規定,企業當年度實際發生的相關成本、費用,由于各種原因未能及時取得該成本、費用的有效憑證,企業在預繳季度所得稅時,可暫按賬面發生金額進行核算;但在匯算清繳時,應補充提供該成本、費用的有效憑證。
問題三:一人有限公司注銷和個人獨資企業注銷,賬面上都有1000萬元未分配利潤,是否都存在個人所得稅的風險?
答復:
1、一人有限公司注銷,賬面上有1000萬元未分配利潤,自然人股東需要按照股息紅利所得征收20%的個稅。
2、個人獨資企業注銷,個人獨資企業賬上的未配利潤實際上就是已經納稅后的經營所得,不論在平時的分配還是注銷清算時都不需要再交納稅款了。
參考:
1、根據《關于企業清算業務企業所得稅處理若干問題的通知》(財稅〔2009〕60號)規定,被清算企業的股東分得的剩余資產的金額,其中相當于被清算企業累計未分配利潤和累計盈余公積中按該股東所占股份比例計算的部分,應確認為股息所得;剩余資產減除股息所得后的余額,超過或低于股東投資成本的部分,應確認為股東的投資轉讓所得或損失。
2、《關于個人獨資企業和合伙企業投資者征收個人所得稅的法規的通知》(財稅[2000]91號)規定:第五條 個人獨資企業的投資者以全部生產經營所得為應納稅所得額;合伙企業的投資者按照合伙企業的全部生產經營所得和合伙協議約定的分配比例確定應納稅所得額,合伙協議沒有約定分配比例的,以全部生產經營所得和合伙人數量平均計算每個投資者的應納稅所得額。前款所稱生產經營所得,包括企業分配給投資者個人的所得和企業當年留存的所得(利潤)。第十六條 企業進行清算時,投資者應當在注銷工商登記之前,向主管稅務機關結清有關稅務事宜。企業的清算所得應當視為年度生產經營所得,由投資者依法繳納個人所得稅。
問題四:(1)未實行醫療統籌企業的職工醫療費用可以作為福利費在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對于未實行醫療統籌的企業,其為員工報銷的醫藥費屬于職工福利費支出;
(2)已實行醫療統籌(包括基本醫療保險費)的企業,其為員工報銷的醫藥費不屬于職工福利費的范圍,不得作為職工福利費支出從稅前扣除。
參考: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企業工資薪金及職工福利費扣除問題的通知》(國稅函〔2009〕3號)規定:
(一)尚未實行分離辦社會職能的企業:其內設福利部門所發生的設備、設施和人員費用,包括職工食堂、職工浴室、理發室、醫務所、托兒所、療養院等集體福利部門的設備、設施及維修保養費用和福利部門工作人員的工資薪金、社會保險費、住房公積金、勞務費等。
(二)為職工衛生保健、生活、住房、交通等所發放的各項補貼和非貨幣性福利:包括企業向職工發放的因公外地就醫費用、未實行醫療統籌企業職工醫療費用、職工供養直系親屬醫療補貼、供暖費補貼、職工防暑降溫費、職工困難補貼、救濟費、職工食堂經費補貼、職工交通補貼等。
(三)按照其他規定發生的其他職工福利費:包括喪葬補助費、撫恤費、安家費、探親假路費等。
問題五:股東個人從公司借款、或者股東個人將資金出借給公司,簽訂的借款協議,需要繳納印花稅嗎?
答復:
上述借款由于不屬于跟金融機構之間的借款,簽訂的借款協議不需要征收印花稅。
參考: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印花稅法》附件《印花稅稅目稅率表》規定,借款合同,指銀行業金融機構、經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批準設立的其他金融機構與借款人(不包括同業拆借)的借款合同,稅率為借款金額的萬分之零點五。
問題六:個人抬頭的費不能稅前扣除嗎?那么發放給員工的通訊補貼能否稅前扣除?
答復:
1、個人抬頭的費不能稅前扣除。因為難以證明是否屬于與公司取得收入直接有關。
2、發放給員工的通訊補貼,若是列入企業員工工資薪金制度、固定與工資薪金一起發放的福利性補貼,符合《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企業工資薪金及職工福利費扣除問題的通知》(國稅函〔2009〕3號)第一條規定的,可作為企業發生的工資薪金支出,按規定在稅前扣除。
參考一: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企業工資薪金和職工福利費等支出稅前扣除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5年第34號)第一條,列入企業員工工資薪金制度、固定與工資薪金一起發放的福利性補貼,符合《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企業工資薪金及職工福利費扣除問題的通知》(國稅函〔2009〕3號)第一條規定的,可作為企業發生的工資薪金支出,按規定在稅前扣除。
參考二: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企業工資薪金及職工福利費扣除問題的通知》(國稅函〔2009〕3號)第一條規定,稅務機關在對工資薪金進行合理性確認時,可按以下原則掌握:
(一)企業制訂了較為規范的員工工資薪金制度;
(二)企業所制訂的工資薪金制度符合行業及地區水平;
(三)企業在一定時期所發放的工資薪金是相對固定的,工資薪金的調整是有序進行的;
(四)企業對實際發放的工資薪金,已依法履行了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義務;
(五)有關工資薪金的安排,不以減少或逃合法核稅款為目的。